作物育种学总论_11176534_.pdf

  1. 1、本文档被系统程序自动判定探测到侵权嫌疑,本站暂时做下架处理。
  2. 2、如果您确认为侵权,可联系本站左侧在线QQ客服请求删除。我们会保证在24小时内做出处理,应急电话:400-050-0827。
  3. 3、此文档由网友上传,因疑似侵权的原因,本站不提供该文档下载,只提供部分内容试读。如果您是出版社/作者,看到后可认领文档,您也可以联系本站进行批量认领。
查看更多
[General Information] 书名=作物育种学总论 作者=潘家驹主编 页数=261 SS号 出版日期=1994年05月第1版 出版社=中国农业出版社 书名 -9 前言 -8 目录 -7 第一章 育种目标 7 第一节 现代农业对作物品种性状的要求 7 一、高产 7 二、稳产 7 三、优质 7 四、适应性强 8 第二节 制订作物育种目标的原则 8 一、国民经济需要和生产发展的前景 8 二、当地现有品种有待提高和改进的主要性状 8 三、育种目标的具体化和可行性 9 四、品种的合理搭配 9 第三节 作物育种的主要目标性状 9 一、产量性状 9 二、对病、虫害的抗耐性 10 三、对环境胁迫的抗耐性 10 四、品质性状 10 五、早熟性及对耕作制度和机械化作业的适应性 11 第二章 作物的繁殖方式及品种类型 12 第一节 作物的繁殖方式 12 一、有性繁殖 12 二、无性繁殖 15 第二节 自交和异交的遗传效应 16 一、自交的遗传效应 16 二、自花授粉作物和常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 17 三、异交的遗传效应 17 四、异花授粉作物的基因型 18 第三节 作物的品种类型及其特点 18 一、作物品种的类型 18 二、各类品种的育种特点 20 第三章 种质资源 22 第一节 种质资源的重要性 22 第二节 作物起源中心学说及其发展 24 一、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形成及其主要内容 24 二、作物起源中心学说的发展 25 第三节 种质资源工作的内容 26 一、种质资源的类别 26 二、种质资源的收集 28 三、种质资源的保存 30

文档评论(0)

autohhh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