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惯性微流原理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血浆分离-厦门大学学术典藏库
2011 年 第 56 卷 第 21 期: 1711 ~ 1719 《中国科学》杂志社
论 文 SCIENCE CHINA PRESS
基于惯性微流原理的微流控芯片用于血浆分离
①② ②③ ② ② ①* ②*
黄炜东 , 张何 , 徐涛 , 李卓荣 , 周雷激 , 杨梦甦
① 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化学系, 厦门 361005;
② 香港城市大学深圳研究院, 深圳 518057;
③ 湖南工程学院, 湘潭 411104
* 联系人, E-mail: ljzhou@; bhmyang@.hk
2010-12-18 收稿, 2011-03-08 接受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高校博士点基金(20070384023)、深圳市药用生物芯片重点实验室和深圳市双百计划
资助项目
摘要 血浆是临床生化检验中一类广泛使用的样品, 从全血中分离血浆是生命医学研究领域 关键词
中一项非常重要的技术. 惯性微流(inertial microfluidics)原理的主要特点是无需施加任何外力 惯性微流
如电磁力等, 仅依靠液体流动就可以在微通道内实现一定尺寸的微粒或细胞的聚焦流动. 本研 微流控芯片
究基于惯性微流原理, 设计并制备了具有不对称弯管结构通道的微流控芯片. 采用制备的荧光 血浆
分离
微球作为模型样品考察了装置的性能, 发现尺寸越大的微球保持惯性聚集流动的流速范围也
越大. 在此基础上, 利用发展的芯片平台成功实现从稀释的血液样品中将血浆分离. 使用芯片
对样品进行两次分离, 即二级分离后, 血液中血红细胞的分离效率超过 90%. 该装置具有结构
简单、体积小巧、操作方便等特点, 不仅可以快速分离血浆, 而且对血细胞基本无损, 易于作
为功能模块与现有的一些芯片实验室(lab on a chip, LOC) 系统集成结合.
在现代临床生化检验中, 样品制备对于复杂生 血细胞、分离血浆的目的, 包括死端过滤(dead end
物样品的检测至关重要. 因为血细胞或者血红素会 filtration)[2,3]和错流过滤(cross-flow filtration)[3~6]. 死
干扰一些光学检测方法的分析[1], 因此在许多血液标 端过滤普遍存在孔隙易堵塞, 分离效率低的问题, 如
志物的分析中, 通常都需要先将血浆从血液样品中 Moorthy 等人[2]在微通道中通过乳液光聚合(emulsion
分离出来, 然后用于检测分析. 离心法和膜过滤法是 photo-polymerization) 原位组装多孔膜并用于过滤血
目前最普遍使用的血浆分离方法, 但是这两种方法 细胞, 横截面尺寸为 1000 μm ×150 μm 的多孔膜仅
仍然存在一些不足. 离心法的操作是间歇分批式的, 能过滤约20 μL 稀释血液. 而错流过滤虽然可以极大
设备体积庞大, 费用昂贵, 操作技术繁杂. 膜过滤法 降低孔隙堵塞的可能性, 但是样品分离时流量小, 速
最大的缺点就是膜孔易被血细胞堵塞, 导致分离效 度慢, 而且血浆产率, 即分离的血浆体积与分离前血
率降低、样品损失和污染等. 此外, 这两种血浆分离 液样品的体积比低, 如 VanDelinder 等人[5]设计制作
方法不能与其他的分析检测装置集成或结合, 无法 的装置, 在大约1 μL/min 流量条件下, 血浆的产率大
应用于构建更为复杂的微全分析系统, 已经无法满 约为1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