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三峡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与未来地震趋势初探
维普资讯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第 26卷 增刊 SEISM0LOGICAL AND GE0MAGNETIC Vol26 Suppl
2005年 10月 0BSERVAT1ON AND RESEARCH 0ct 2005
三峡水库地震孕震机理与
未来地震趋势初探
袁 曲D 董建辉
1)中国湖北 443100宜 昌中心地震台
2)中国宜昌443133长江水利委员会三峡区地震大队
摘要 以三峡库区区域地质构造、活动断裂及库区水文地质特点为基础 ,借鉴老一辈地震工作者对三
峡地区地震地质活动的勘察与科研成果,阐述了蓄水后岩石的库水与地质相互作用对该区水文地质
及构造的影响,浅释了三峡库区水库地震孕震机理;用三峡遥测台网及宜昌台定点地壳形变手段在蓄
水前后的监测资料,对三峡宜昌库区水库诱发地震作了初步探讨及趋势分析。研究显示,库区地震活
动的时空强频随着库区水体的变化而增强,并与活动断层空间分布呈一致性,具备水库地震的明显特
征。预测认为:未来三峡宜昌库区的巴东一黔江与高桥断裂带、仙女山、九湾溪及天阳坪断裂交汇带,
是诱发ML4.0~4.5水库地震的危险区。
关键词 库区水文地质 ;库水作用;微震;形变;水库地震
中图分类号:P34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3246(2005)增刊一0037—11
引言
三峡工程的可行性论证、勘选、施工历经了几代人的努力,工程建设不断向前推进。随着
水库的蓄水水位不断上升,蓄水的诱发地震问题已成为社会的焦点,宜昌及三峡库区已成为我
国地震重点监视区。本文从三峡库区的地质概况为基础,借鉴老一辈工程地质学者的经验和
成果,对库区的水库地震孕震机理及库区的地震趋势做了初步分析,目的在于进一步探清库区
地质活动及发展动向,为今后对库区水库地震的监测研究奠定基础 ,更好地为库区的防震减灾
工作及经济建设服务 。
1 库区地质概况
1.1 地质构造
三峡水库库区位于长江上游尾端,辖区内江南属宁武陵山区,江北跨奉巴山区,地处我国
地势第二级阶梯东缘,总体地势西高东低 ,分东西两段,西段从西津至奉节段为四川盆地东缘,
主要为砂岩、泥岩组成的侵蚀低山丘陵区。东段从奉节至南津关为长江三峡河段,属川鄂褶皱
山地,主要由碳酸岩组成的低 山峡谷区。区域岩溶发育,东部鄂西岩溶大面积分布(陈德基等,
1997;丁原章等,1989;高士均等,1992)。
作者简介:袁曲(1971~),女 ,湖北人,工程师,现从事地震监测预报 、水库地震分析研究
维普资讯
38 地 震 地 磁 观 测 与 研 究 26卷
库首地区属黄陵穹窿核部及其两冀,出露前震旦系结晶体及震旦一白垩系,沉积盖层主要
由碳酸岩类的地层。白垩系地层分布于黄陵穹窿西南侧仙女山一带。秭归盆地西缘高桥断裂
及奉节以下地区多为石灰岩分布区,尤其巫峡地区支流河段岩溶发育。库首区大坝位于三斗
坪镇,总长3035m,坝高 175m,库容防洪221.5m。,是混凝土重力坝,坝基为前震旦纪花岗
岩。根据规划,三峡工程 自1993年施工准备至 2009年枢纽全部建成,建设周期为 l7年。
1997年大江截流,2003年 135m 围堰挡水发电,2006年坝前水位蓄至 156m,2009年蓄水至
最终水位 175m。
1.2 断裂及活动
本区断裂主要分布在八面山台褶带,东段有黄陵背斜西南侧和秭归向斜东部的北北西和
北北东向断裂系;西段为八面山弧形褶皱带,东西走 向段与长江中下游东西向构造重接复合带
的近东西向断裂组 。
图1 长江三峡地区主要断裂构造和历史地震震中分布(陈德基等 ,1997)
1岩石圈断裂 ;2地壳断裂;3基底断裂 (I型);4基底断裂 (Ⅱ型);5一般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c文件操作2.pdf
- DEM 地形 ArcGIS 制图.pdf
- DNA分子的结构(二改).ppt
- DNA指纹技术的应用.ppt
- DS_线性表.ppt
- EPON产品介绍_20091120.pdf
- GL一7一ACA酰化酶基因片段的酶谱分析及基因定位.pdf
- jiao 6.2 细胞的分化.ppt
- matlab3绘图1.ppt
- MFC屏幕绘图.pdf
- 半导体材料性能提升技术突破与应用案例分析报告.docx
- 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政策支持下的关键技术突破与应用前景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扩张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体系构建中的市场需求与供给分析.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人才培训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探索.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内容创作人才需求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年区域市场区域剧本市场消费者满意度与市场竞争力研究报告.docx
- 剧本杀市场2025年区域竞争态势下的区域合作策略分析报告.docx
- 剧本杀行业2025人才培训与行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docx
- 剧本杀行业剧本创作人才心理素质培养报告.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