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与同侪依附量表」之发展.PDFVIP

  1. 1、本文档共1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父母与同侪依附量表」之发展

「父母與同儕依附量表」之發展 編制者:孫育智、葉玉珠 (2004) 資料來源 :孫育智(2004) 。青少年的依附品質、情緒智力與適應之關係。國立中 山大學未發表之碩士論文。 本量表乃研究者及指導教授依據Armsden 與Greenberg (1987)的「父母與 同儕依附量表」(Inventory of Parent and Peer Attachment, IPPA )所編譯修訂而成 (已取得原編製者同意,同意函請參見附錄一),包含「母親依附」、「父親依附」、 「同儕依附」等三個分量表。本量表的主要目的在於測量青少年自覺對於母親、 父親、同儕等三種依附對象的依附品質。 一、IPPA 簡介 (一)量表內容 IPPA 是Armsden 與Greenberg (1987)為了評量青少年依附品質的 「情 感—認知」面向(請參見第二章第二節、參之四的說明),根據Bowlby 的依附 理論所編製而成。他們假設青少年對依附對象的期望(運作模式)可以藉由下列 兩種經驗來評量: (1) 正向的「情感—認知」經驗:信任;亦即個體有自信能親近依附對象,而且 也確信依附對象會有所回應。 (2) 負向的「情感—認知」經驗:生氣或絕望;導因於依附對象沒有回應,或是 回應並不一致。 具體而言,IPPA 的目的即在於測量青少年自覺與父母、同儕的依附關係中, 正向及負向的「情感—認知」經驗,尤其是受試者感受到安全的程度。而影響安 全感的因素包括依附對象了解且重視受試者的需求之程度,依附對象對於受試者 的情感狀態敏感且有所回應、會帶著關懷協助他們的程度,以及受試者對依附對 象生氣、或是與依附對象情感分離(emotional detachment )的程度。 Armsden 與Greenberg (1987)所發展的IPPA 原始版本(original ver- sion ) 包含「父母依附」(Parent Attachment )及「同儕依附」(Peer Attach- ment )兩個 分量表,父母依附分量表有28 題,同儕依附分量表有25 題,總量表共53 題。 IPPA 的修訂版本(revised version )則是將父母依附分量表一分為二,發展成獨 立的「母親依附」(Mother Attachment )及「父親依附」(Father Attachment )兩 個分量表,並將原先的題數由父母依附的28 題減為母親依附、父親依附各25 題,同儕依附分量表則與原始版本的相同,是故修訂後的IPPA 共有75 題。 Armsden 與Greenberg 修訂IPPA 的目的主要是為了能夠分別測量受試者對於母 親及父親的依附品質。 IPPA 在因素分析之後,每個分量表皆可得到三個因素:「溝通」 (communication )、「信任」(trust )與「疏離」(alienation );此三因素的意義如 下: (1) 溝通:意指受試者自覺與依附對象言語溝通的程度與品質。 (2) 信任:意指受試者自覺被依附對象了解與尊重,以及彼此相互信任的程度。 (3) 疏離:意指受試者會對依附對象生氣,以及自覺與依附對象情感分 離、孤 立的程度。 (二)效度 Armsden 與Greenberg (1987)以93 位華盛頓大學(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 的大學生(年齡介於16 到20 歲,平均 18.9 歲,其中女生佔63% )為施測樣本, 採用因素分析來考驗IPPA 各分量表的建構效度;分析結果發現,父母依附分量 表中,「溝通」、「信任」、「疏離」等三個因素的負荷量介於.74 到.45 之間,而同 儕依附分量表中,三個因素的負荷量介於.75 到.45 之間。 此外,Armsden 與Greenberg (1987)以86 位華盛頓大學的大學生 (年 齡介於 17 到20 歲,平均 18.6 歲,其中女生有54 位)為施測樣本,來考驗IPPA 的聚斂效度(convergent validity )。分析結果發現,父母依附分量表與「田納西 自我概念量表」(Tennessee Self-Concept Scale, TSCS )中的「家庭自我概念」(family self-concept )分量表有顯著的高相關(r = .78 ,p .001 ),也與「家庭環境量表」 (Family Environment Scale, FES )中的「凝聚力」(cohesion

文档评论(0)

jyf12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53235235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