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时期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历史反思.pdfVIP

明清时期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历史反思.pdf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明清时期华北地区水资源过度开发的历史反思.pdf

◆学人论坛◆ 水源涵养林,不是不需关乎国计民生的水源,而是古 都没有在改进大水漫灌这样落后的技术上大做文 人根本就缺少必要的水环保思想意识。 章。在古人的潜意识里,资源是无限的,可以取之不 现代科技证明,湿地可以涵养水源,与地下水有 尽,用之不竭。但实践证明,以过度开发和耗费水资 互补作用,海河流域的白洋淀即号称“华北之肾。” 源为代价来换取相对较低的农业生产经济效益,实 但是,因明清政府政策导向不利,从来没有从根本上 不足取。中国农业长期徘徊在粗放经营,人力、资 颁发制止伐林垦田、开辟湖田的有效禁令,致使成为 源、资本高投入低产出的怪圈,与始终未能高度重视 白洋淀不是干涸就是淤淀的人为原因,严重破坏了 对资源的可持续合理开发是分不开的。在清代,以 湿地的作用。清康熙三十七年(1698年),为治理威一般年景计,华北地区每亩收小麦三斗(每斗合30 胁北京安全的浑河,巡抚于成龙奉康熙帝之命,采用 市斤),高粱、黍、豆每亩收不过五六斗,遇上气候湿 “疏筑兼施”的治水方案,将浑河水引入东淀,大量 润年,每亩收七八斗,已是“吉庆有余”了。这种收 泥沙也随之带入,东淀相继“尽变桑田。”以后,于清 成说它是高耗、低产一点儿也不为过。 雍正四年、乾隆二年、乾隆六年、乾隆十六年、乾隆二 (三)承载巨大的人口、资源压力,短期功利思 十年、乾隆三十七年,多次治理,先后建筑17处减水 想意识占据了主导地位。资源和环境是农业赖以生 坝,都是千方百计和阻止河道北移,确保北京安全。 存发展的自然物质基础,在人多地少、人多水少的情 但是,这些堤坝建后不久就因河道淤积,坝顶日益变 况下,这一问题和矛盾则更为尖锐与突出。问题的 低,而起不到应有的作用而纷纷废弃,最终只好依旧 核心是,如何保证既发展经济又兼而促进人和自然 引水入淀,致使许多淀泊被淤平淹废,淀水干涸,保 的协调发展。实践证明,农业生产只有合乎自然运 定府大面积的淀泊区“本所以潴水,乃水退一尺,则 行的规律才可以实现可持续协调发展。中国古代很 占耕一尺。”[6](帮11’湿地面积缩小,最终导致了自然早以前就有生态意识,在《周礼》、《国语》、《管子》、 环境进一步恶化,大量水生动物失去存活条件,一方 《中庸》、《孟子》、《苟子》、《吕氏春秋》等书中,都有 面物种减少,同时,储水、防土地沙化、补充地下水或 所论述。生态农业在历代也都是农业生产中重要的 释放地下水、减轻洪涝灾情、稳定气候的湿地功能都 组成部分,如在清乾隆年间,直隶无极知县黄可润大 大大减退,生态环境更加脆弱。加之滥伐森林,湿地 搞植树改沙,即为典型事例。无极县位于直隶省中 变“桑田”都是破坏资源基础的愚蠢行为。明清时 南部,北枕大沙河,南临滹沱河,东北部的土壤沙瘠, 期,人口持续增长,清代直隶人口,年增长率为3. 可耕地仅占十分之一二,其余全被沙淹埋。沙化来 3%,但土地的增长率只有0.21%,人多地少,迫使耕源于大沙河,因大沙河年久失修,水浅沙淤,风起沙 地向山头、湖淀迅速扩展。明清政府对此缺乏应对 旋,久而久之将周围40余村的田地几乎全部吞没。 管理机制,只能任其自然发展,由失控而至恶化,乃 黄可润组织民众植树,以林改沙,建立起生态屏障, 至恶性循环。 以此抑制自然灾害,并且在改沙的同时,把单一种植 (二)原始落后的资源利用技术造成高耗、低 业向生产多样化方向发展,实行林粮间作,粮草、林 产,浪费惊人。中国传统的灌溉技术是大水灌溉和 木间作。如此,既在一定条件下实现了水土保持,还 土渠沟灌法,直到现在多数发展中国家,包括中国北 解决了当时村落居民的粮食、烧柴、肥地、饲料等问 方广大农村仍在广泛使用,数千百年而不变。

文档评论(0)

yingzhigu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5243141323000000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