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9课 孔子世家.docVIP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9课 孔子世家.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学案导学设计】高中语文苏教版选修《史记选读》导学案 第9课 孔子世家

第9课 孔子世家 《孔子世家》是中国最早的孔子传记,记述了孔子一生所从事的种种活动。本文节选内容介绍了孔子的身世、早年从政、好学善学、穷且益坚、整理古籍、教书育人的相关内容。概括起来,就是“两简”“两繁”:孔子的从政情况、整理文献及教书育人两方面内容记述得简练,要言不烦;孔子的好学和坚持自己的理想追求两方面的情况写得详细,生动具体。 学习本文,重点放在这“两繁”上,潜心玩味,深入思考,可以深切地感受他的“为人”,感受他的孜孜不倦,了解他的博学多才,体会他用知识、用学习改变自己“贫且贱”命运的精神,更叹服他“一以贯之”的人格和坚持自己理想主张决不放弃的情操。 其次,要积累文中词汇,了解文言语句,增强文言语感。 最后,可适当扩大学习范围,多背背《论语》名句,读读当今学者于丹、李零介绍孔子著作的文章。 一、人物名片 孔子(前551~前479),名丘,字仲尼。春秋末期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鲁国陬邑(今山东曲阜东南)人。先世是宋国贵族,避难迁鲁。他出生时,家世已经没落。年轻时做过季孙氏的委吏(管仓库)和乘田(管繁殖牲口)等。三十多岁到齐国,几年没有得到齐君的重用,又回到鲁国,聚徒讲学。五十多岁时,由鲁国中都宰(都城行政长官)升任司寇(掌管刑狱、纠察等事)。后又曾周游宋、卫、蔡、齐、楚等国。晚年在鲁国编订古代文化典籍《诗》《书》《春秋》等,教授门徒。 二、背景资料 孔子是春秋末期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汉代以后,孔子学说成为两千多年封建文化的正统学说,影响极大。他的思想和学说,他所提倡的伦理和道德,许多已融入中华民族的文化和精神之中。 孔子是我国教育史上私人授徒讲学的第一人。在他之前,学在官府;孔子兴办私学,广收门徒,把教育对象扩大到了平民,把文化知识传播到民间,这在我国教育史上,实在是个创举,为古代的教育作出了巨大的贡献。孔子具有渊博的知识和美好的修养,他整理和编纂过《诗》《书》《易》《礼》《乐》《春秋》等古代文化典籍,并且将之作为课堂讲授内容的重点,从而为这些古文献的传播和保存作出了杰出贡献。 三、文化常识 《论语》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之际,是记载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论语》集中体现了孔子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是儒家最重要的经典著作。 孔子思想和《论语》在中国历史上影响巨大。《论语》是封建时代人人必读的书。东汉将其列入“七经”(《诗》《书》《礼》《易》《春秋》《论语》《孝经》),南宋时朱熹把它与《孟子》《大学》《中庸》合为“四书”。 古代的“守丧” 古人在服丧期间,为守护父母或师长的坟墓而在旁边盖的屋舍叫“庐冢”。古代丧礼中亲属根据与死者的亲疏关系要穿一定的丧服,主要有“斩衰”“齐衰”“大功”“小功”“缌麻”,统称为“五服”,古人常用丧服表示亲疏,“五服”之内为亲,之外为疏。官员在守丧期间,必须解职,叫做“丁忧”,守丧结束,恢复原职,叫做“起复”,就是“服除”,但重臣因丁忧离任又往往会影响朝廷内外政务,所以又有一种变通的措施,称为“夺情”,即由皇帝下诏书命其留任。守丧期间,不能听乐观舞,不能娶妻纳妾,不能饮酒等。三年期满,再隆重祭祀,移神位于祖庙后方能脱去孝服,称为“起灵除孝”,在此之前,称为“守制”。 1.写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和本字,并解释其义。 (1)几然而长,眼如望羊 几同颀;长,高 (2)意者吾未知邪 知同智;智慧,聪明 (3)赐,而志不远矣 而同尔;你的 (4)周监二代,郁郁乎文哉 监同鉴;借鉴 (5)约其文辞而指博 指同旨;意旨 (6)所慎:齐,战,疾 齐同斋;古代祭祀之前的身心整洁工作 (7)匪兕匪虎,率彼旷野 匪同非;不(是)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尔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记住 (2)夫子盖少贬焉:减少,降低 (3)孔子之时,周室微而礼乐废:衰败,没落 (4)假我数年,若是,我于《易》则彬彬矣:借 (5)不愤不启,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弗复也:指心求通而未得的心理状态;角落 (6)推此类以绳当世:规范 (7)孔子在位听讼:诉讼,争辩 (8)子夏之徒不能赞一辞:助,佐助 (9)而诸儒亦讲礼乡饮大射于孔子冢:演习,练习 (10)诸侯卿相至,常先谒然后从政:这里是拜祭的意思 3.解释下列多义词。 (1)病 (2)固 (3)盖 (4)志 (5)故 (6)以 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并说明活用情况。 (1)人皆谓之“长人”而异之:认为……与众不同,意动用法 (2)君子能修其道,纲而纪之:制定法度;整治、规范,名词作动词 (3)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为……作序,名词作动词 (4)礼乐自此可得而述,以备王道:使……完备,使动用法 (5)约其文辞而指博:使……简约,使动用法 (6)唯子贡庐于冢上:结庐,名词作动词 (7)故所居堂弟子内,后世因庙藏孔子衣冠琴车书: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smfjh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