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讲:老子功成而弗居的境界.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五讲:老子功成而弗居的境界 “功成身退”是老子思想当中又一个智慧的亮点,是老子成功的智慧链上的一颗宝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 (第九章) 万物作而不为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功成而弗居。 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一、人意忌满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 揣而锐之,不可长保。 金玉满堂,莫之能守; 富贵而骄,自遗其咎。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第九章) 《红楼梦》里秦可卿死前给王熙凤托梦,就讲了一番这样的道理: 常言“月满则亏,水满则溢”,又道是“登高必跌重”。 又说: 否极泰来,荣辱自古周而复始,岂人力能可保常的? 曾国藩父亲晚年命曾国藩书写一联悬之厅事。说道: 有子孙,有田园,家风半读半耕,但以箕裘本祖泽; 无官守,无言责,世事不闻不问,只将艰巨付儿曹。 相传林则徐的父亲也曾写一联说: 粗茶淡饭好些茶,这个福,老夫享了; 齐家治国平天下,此等事,儿曹任之! 曾国藩治家,标其祖德。归纳为八个字: 书、疏、鱼、猪、早、扫、考、宝。 读书、种疏、养鱼、养猪,早起,扫屋,祭祀祖先,亲睦乡里。 《道德经》第十五章云: 保此道者,不欲盈。 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 《荀子·儒效》载: 孔子曰:周公其盛乎!身贵而愈恭,家富而愈俭,胜敌而愈戒。” 所以老子说: 是以圣人为而不恃,功成而不处,其不欲见贤。 (七十七章) 《道德经》第六十八章: 善用人者为之下。 是谓不争之德,是谓用人之力,是谓配天,古之极。 这一思想的哲学基础是: 贵以贱为本, 高以下为基。 文子指出: 人有三怨:爵高者人妬(同“妒”)之,官大者主恶之,禄厚者人怨之。” 他告诫说: 夫爵益(愈加)高者意益下(心愈谦下),官益大者心益小(小心谨慎),禄益厚者施益博(广济博施),修此三者怨不作。 “光而不耀”是道家“中和之道”的一个重要辩证法命题。 它出自《老子》第五十八章: 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二、功成身退 人生在世,大多数人都渴望自己能够建功立业。那么在成功之后,如何对待自己的功业,老子告诫我们说: 是以圣人……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二章) 功遂身退,天之道也。(九章) 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良弓藏,名成功遂身退,天道然也。 庄子最能道出贪慕功名富贵的后果,当楚国的国王要聘请他去做宰相的时候,他笑着回答使者说: 千斤、重利;卿相,尊位也。子独不见郊祭之牺牛乎?养食之数岁,衣以文绣,以入大庙。当是之时,虽欲为孤豚,岂可得乎? (《史记·老子韩非列传》) 老子第三十四章说: 大道氾兮,其可左右。 万物恃之以生而不辞,功成而不有。 衣养万物而不为主,常无欲可名于小。 万物归焉,而不为主,可名为大。 以其终不自为大,故能成其大。 《道德经》中对“不盈“之道多有强调: 道冲,而用之或不盈。(四章) 大盈若冲,其用不穷。(四十五章) 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而新成。(十五章) 三、知止不殆 知止看似一个认识论问题,其实也是一个伦理学问题,即知道在什么地方停止。 庄子说: 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己;已而为知者,殆而已矣。 《道德经》第三十三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知足者富。” 第四十四章“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长久。” 第四十六章“祸莫大于不知足,咎莫大于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有一次孔子给他的三个学生提出同样的问题。 他问子路:“知者若何?仁者若何?” 子路回答说:“知者使人知己,仁者使人爱己。” 孔子问子贡同样的问题。 子贡说:“知者知人,仁者爱人。” 孔子又问颜回这个问题。 颜回说:“知者自知,仁者自爱。” 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 《道德经》三十三章 *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