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思维能力文化背景个性特征.PPT

  1. 1、本文档共2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数学思维能力文化背景个性特征

如何进行教育比较研究? ——江苏师范大学教育科学学院 刘月芳 ● 教育比较研究的演进 ● 教育比较研究法的特点 ● 教育比较研究法的运用 一、教育比较研究法的演进 (一)萌芽时期 (19世纪以前) 古罗马西赛罗在《论演说家》一书中记叙了希腊与罗马的文化教育状况。 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在《马可·波罗游记》中记叙了东方教育的情况 (二)奠基时期(十九世纪) 研究者通过实地考察,搜集资料并进行了简单的类比,以借鉴他人的长处改善自身的教育。 代表人物:法国的朱利安(MarcAntoine Jullien)《比较教育研究计划和初步意见》(1817)、美国的霍拉斯·曼(Horace Mann)、英国的马修·阿诺德(Matthew Arnold)。 仍以描述为主,是一种带有功利目的的教育借鉴活动,还不能解释教育现象的种种内在原因,比较分析的方法也未成为对研究者们起主导作用的方法。 (三)形成时期(20世纪前期) 由于一些国家显露出在人才培养上的不足之处,教育难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而不少国家开始研究影响教育发展的各种因素,探讨社会与教育之间的关系。 代表人物:康德尔(Isaac Kandel)《比较教育》(1933)、汉斯(Nicholas Hans)、施奈德(Friedrich Schneider)等 比较教育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开始采用比较先进的研究方法,形成了符合研究及发展要求的理论分析框架。但总的看来,这一时期的比较教育研究方法还较单一。 (四)蓬勃发展时期(20世纪中叶以来 代表人物:贝雷迪(Bereday?G)《教育中的比较方法》(1964)、偌亚、埃克斯坦 、霍姆斯、埃德蒙·金。 贝雷迪在比较教育发展史上以提出著名的“比较四步法” 。他将比较教育研究分为描述、解释、并置、比较四个阶段,使比较教育首次有了具体的研究程序。 诺亚和埃克斯坦提出了一套验证假说的程序和方法,使比较教育研究程序融入了数量化和科学化的特征,即从早期注重哲学和历史学的方法,发展成为注重经验和计量的方法。 二、教育比较研究法的概念及特征 (一)概念 教育比较研究法是指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两个或两个以上有联系的事物进行考察,寻找其异同,探究教育之普遍规律与特殊规律的方法。 比较研究法就是对物与物之间和人与人之间的相似性或相异程度的研究与判断的方法。 --------牛津高级英汉双解辞典 (二)特征: 多边性、同一性、可比性、深刻性、合作性 优势: 1.更好地认识事物,把握教育的普遍规律 2.更好地认识本国、本地的教育状况 3.获得新的发现 4.为教育政策的制定提供依据 局限: 1. 比较法有一定的运用范围。比较是有条件的,超出这个范围,就可能无法比较。 2. 比较得出的结论是相对的,不能孤立化、绝对化 “任何比较只是拿所比较的事物或概念的一个方面或几个方面来相比,而暂时地和有条件地撇开其它方面” —列宁 (三)教育比较法的种类 1.求同比较和求异比较(目标) 求同比较是寻求不同事物的共同点以寻求事物发展的共同规律; 求异比较是比较两个事物的不同属性,以发现事物发生发展的特殊性。 2.单向比较与综合比较(属性数量 单向比较是按事物的一种属性所作的比较; 综合比较是按事物的所有(或多种)属性进行的比较。 3.纵向比较与横向比较(时空) 纵向比较即时间上的比较,对同一事物在不同时期的形态,从而认识事物的发展变化过程,揭示事物的发展规律 横向比较即对同时存在的教育现象进行比较,在事物相对静止的状态下研究事物的异同,全面把握事物的本质。 3.定性比较与定量比较(性质) 定性比较就是通过事物间的本质属性的比较来确定事物的性质; 定量比较是对事物属性进行量的分析以准确地确定事物的变化。 三、教育比较法的运用 (一)运用步骤 1.确定比较的问题(主题、内容、范围) 2.制定比较的标准 3.搜集资料并加以分类、解释 4.比较分析 5.得出结论 (二)运用要求 目的性 可比性 全面性 可靠性 深入性 客观性 贝雷迪的比较研究四步骤 美国比较教育学家贝雷迪(Bereday?G在《教育中的比较方法》(1964)把研究法的实施分为四个阶段:描述、解释、并置、比较。 描述:收集资料,对事实作客观详细的记述; 解释:说明该教育事实所包含的意义,即以社 会学、政治学、经济学、人文学、历史 学等学科知识为基础,把所描述的教育 现状与社会的一般现象联系起来进行思考,并说明这些教育现状所具有的多方 面的意义; 并置:分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