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控制设计与运用.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阻抗控制设计与运用

廠 內 常 用 基 板 Dk 值 一 覽 表 Polar軟體之傳輸線結構計算 特性阻抗內層計算模型 Polar軟體之傳輸線結構計算 差動阻抗之外層結構計算模型 Polar軟體之傳輸線結構計算 差動阻抗之內層結構計算模型 阻抗量測之coupon設計 0.100 0.100 6.0~12.0 6.0(TYP.) WWEI P/N : XXXXXXXXX2 IMPEDANCE : XX ± X Ω 護衛路徑 (Guard Trace) 接地孔 (內層Gnd/Vcc作Thermal Pad) W(線寬) 信號線線寬(W) 信號孔 (內層Gnd/Vcc作隔離0.010以上) 圖案一(Termination)建議採用此種方式 * 注意:1.兩GND及POWER之間所加之訊號線邊之護衛路徑,不 可遮蔽到GND及POWER之間任一層SIGNAL TRACE. 2.相鄰信號層之最近GND或POWER層為阻抗量測之接 地參考層 阻抗量測之coupon設計 TEST COUPON孔設計 孔設計:特性阻抗每組阻抗線設計兩個PTH孔,一孔與P/G層 絕緣, 另一孔與P/G層導通 COUPON module大小一般為1”*8”(寬*長),因利用率關系可適當做小,但最小不得小於0.5”*6” 阻抗線設計 阻抗線設計:在阻抗線所在層拉出與阻抗線線徑相同,長度 ?6”之阻抗線一條,與P/G導通 在COUPON外層相應阻抗測試孔旁標示阻抗控制層別編號, 並於COUPON空白處標識阻抗成品控制規格 阻抗設計COUPON (4 層板) L2 (GROUND) L3 (POWER) L2 L4 L1 L3 L2 L1 L4 SIGNAL GROUND COMP. SIDE L3 SOLD. SIDE L2 L4 L1 L3 L2 L3 L4 L1 SIGNAL GROUND 阻抗設計COUPON (8 層板) L4 (SIGNAL) L5 (SIGNAL) L2 (GROUND) L7 (GROUND) L3 (SIGNAL) SOLD. SIDE L2 L3 L1 L5 L4 L2 L7 L7 L2 L2 L7 L7 L1 L3 L8 L6 SIGNAL GROUND L7 L2 L7 L2 L6 L8 L4 L5 L6 (SIGNAL) L2 L3 L1 L5 L4 L2 L7 L7 L2 L2 L7 L7 L1 L3 L8 L6 SIGNAL GROUND COMP. SIDE L7 L2 L7 L2 L6 L8 L4 L5 LAMINATE CONSTRUCTIONS (mm) (mil) CONSTRUCTIONS CONSTRUCTIONS Nan-Ya EMC 0.075 3 1080*1 0.10 4 1080*2 0.11 4 2116*1 2116*1 0.13 5 1080*2 2116*1 0.15 6 1506*1 0.16 6 2112*2 1080*2 0.18 7 1506*1 7628*1 0.20 8 2116*2 2116*2 0.21 8 7628*1 7628*1 0.25 10 2116*2+1080*1 0.26 10 2116*2 2116*2 0.30 12 2116*3 7628*1+1080*2 0.35 14 7628*2 7628*2 0.38 15 7628*2 7628*2 0.45 18 7628*2+1080*1 7628*2+1080*1 Board Thickness Board Thickness 製程重點(一) 底片製作與管理:底片環境須良好之無塵室,且應控制溫度在23±2℃,相對溼度 50±5%RH,並進行正負片的重合檢查 生產線所用板面之再設計:在大面積Panel上妥善排版,增加分散電流用的假陰極(Robbers),設置TDR測試所需的板邊測樣(Coupon) 內層板蝕刻:提高蝕銅的製程能力,改善蝕刻因子(Etch Factor),減少側蝕與殘足. 內層板AOI檢查:小心找出線路中的缺口與突出,對2GHz高速的訊號而言,即使2mil的缺口就必須報廢,不可姑息以免帶來後患    製程重點(二) 壓合:使用真空壓縮機,降低壓力減少流膠,避免銅皮堎線直接壓在波纖上,要求壓合後介質層的平整度 電鍍:使用水平電鍍反脈衝設備,可以得到較佳的電鍍銅平整度 外層蝕刻:削薄面銅,逼薄線厚,從選購設備上控制蝕刻因子,並減少線邊之殘足與銅碎銅渣 8. 綠油:裸銅微條線其表面所接觸的是Dk為1的空氣,故所測Zo值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