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60年代-江阴南闸中学.doc

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60年代-江阴南闸中学.doc

  1.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开始论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9世纪40-60年代-江阴南闸中学

聚沙成塔,积水成河 ——高三历史第一轮阶段复习纲要 李丙志(草编) 总纲图示: 中国古代史(前2070-1840) 先秦 (前2070-前221) 秦汉 (前221-220) 三国两晋 南北朝 (220-589) 隋唐 (589- 907) 五代辽宋夏金元 (907-1368) 明清 (1368-1840) 夏 商 西周 东 周 秦朝 西汉 东汉 魏 西晋 十六国 北朝 隋朝 唐朝 五代 辽 西夏 金 元朝 明朝 清朝 春秋 战国 蜀 吴 东晋 南朝 十国 北 宋 南宋 中国近代史(1840-1949) 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19-1949) 开始沦为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1840- 1860) 半殖民地 半封建社会 形成时期(1860- 1901) 半殖民地半封建 社会 深化时期 (1901- 1919) 革命的新曙光(1919- 1924) 国民大革命 时期(1924-1927 国共 对峙 时期(1927-1937) 抗日战争时期(1937-1945) 人民解放战争时期(1945- 1949) 工业革命完成或扩展,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初步形成 第二次工业革命,各国向帝国主义过渡,矛盾激化 一战爆发,日本独霸中国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巴黎和会、华盛顿会议召开,列强共同宰割中国 经济危机,德日法西斯侵略,英法绥靖 法西斯扩大侵略,国际联合斗争 二战结束,美苏冷战 中国现代史(1949- ) 建国初期(新民主主义社会)(1949-1956)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1956-1966) 文化大革命时期 (1966-1976)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 ) 美苏冷战,两极格局形成 美苏争霸,社会主义阵营瓦解 苏联改革,美国经济滞胀。美苏争霸中苏联进攻,美国防御。亚洲经济发展 苏联困难并解体,美国企图独霸世界,遭到各国抵制,多极化明显 夏、商和西周时期(前2070年-前771年) 总特征:奴隶社会的形成、发展和强盛时期 主要矛盾:奴隶主阶级和奴隶阶级的矛盾 夏朝(前2070-前1600年) 1建立:前2070年 禹 都阳城(今河南登封) 2国家机构建立:武装、官职、刑法、监狱(实质:阶级统治的工具) 3统治范围:河南西部和山西南部 4夏朝的灭亡(前1600年):原因:夏桀的暴政(根);商汤的进攻 商朝(前1600-前1046年) 1商部落:黄河下游 2建立:前1600年 汤 都亳(今河南郑州) 3盘庚迁殷(今河南安阳)原因:生产力水平低下;水患不断;政局动荡 意义:政局稳定,国势中兴 4奴隶制度的发展:进步:奴隶集体耕种;残酷:刑法残酷(炮烙之刑)、人祭、人殉 5灭亡(前1046年):原因:纣王暴政(根);武王伐纣 战役:牧野之战(奴隶倒戈) 西周(前1046-前771年) 1周部落:渭水流域 文王时姜尚改革,国力强盛 2建立:前1046年 周武王 都镐京(今陕西西安) 3西周的制度:分封制 目的:巩固统治 内容:周王分封王室、功臣、先代贵族,建立诸侯国;诸侯必须服从周王命令,定期朝贡,随从作战 国家:鲁、齐、燕、卫、宋、晋(近) 作用:巩固了统治,发展了疆域 4国人暴动(前841年):原因:周厉王贪财好利,激化了阶级矛盾 性质:平民运动 5西周灭亡(前771年):原因:周幽王昏庸,王室衰微;王室内部斗争(直) 过程:少数民族犬戎攻破镐京 春秋战国时期(东周时期)(前770-前221年) 东周时期始于前770年周平王迁都洛邑(今河南洛阳)。可分为春秋时期(前770-前476年 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和战国时期(前475-前221年 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总特征:社会大变革 一)春秋争霸战争 1原因:生产力发展,诸侯国力量大增;东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诸侯 2性质:奴隶主为掠夺土地、人口和对其他诸侯国的控制权的争霸战争 3表现:春秋五霸 齐桓公首霸:原因:东方大国;管仲改革,实力增强;尊王攘夷,诸侯拥护 标志:葵丘会盟(目的:提升齐国地位) 晋楚争霸:晋文公“城濮之战”确立霸主地位;后楚庄王称霸(“楚王问鼎”) 吴越争霸:吴王夫差北上称霸修邗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灭吴称霸 4评价:是非正义的争霸战争,给人民带来了苦难,促进了局部的统一,促进了民族融合。 二)战国七雄 1形成:“三家分晋”“田氏代齐”(各国卿大夫是新兴地主,实质是地主与奴隶主贵族争权) 2七雄:齐(都临淄)楚(都郢)秦(都咸阳)燕(都蓟)赵(都邯郸)魏(都大梁)韩(都郑) 3兼并战争:齐魏:桂陵之战“围魏救赵”(今河南长)马陵之战(今山东郯城);秦赵:前260年长平之战(今山西高平)规模最大 三)民族融合 原因:经济文化交流频繁;战争频繁 意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