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015高三数学一轮复习第三章第七节
第七节 三角形中的几何计算 解三角形的实际应用举例 考纲传真 能够运用正弦定理、余弦定理等知识和方法解决一些与测量和几何计算有关的实际问题. 1.仰角与俯角 与目标线在同一铅垂平面内的水平视线与目标视线的夹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_________叫仰角,目标视线在水平视线_________叫俯角.(如图3-7-1) 2.方位角与方向角 (1)方位角:从指北方向顺时针转到目标方向的水平角,如图3-7-3P点的方位角为_____. (2)方向角:相对于某正方向的水平角,如图3-7-3,P点的方向角为南偏东__________. 【答案】 (1)× (2)√ (3)√ (4)√ 2.(北师大版教材改编题)从A处望B处的仰角为α,从B处望A处的俯角为β,则α,β的关系为( ) A.αβ B.α=β C.αβ D.α+β=180° 【解析】 根据仰角与俯角的定义易知α=β. 【答案】 B 【答案】 A 【答案】 B (1)求BC的长; (2)求cos ∠BAD的值. 【思路点拨】 (1)先利用已知条件求出AC及∠BAC,再利用余弦定理求BC;(2)将∠BAD看成∠BAC+∠CAD,利用和角公式求解. 规律方法1 1.已知量与未知量集中在一个三角形中,可用正弦定理或余弦定理求解. 2.已知量与未知量涉及到两个(或两个以上)三角形时,先解够条件的三角形,然后逐步求出其它三角形中的解;当每个三角形都不能直接解时,可设置一个辅助元素,把分散的已知条件联系起来,列出方程求解. 变式训练1 图3-7-7 如图3-7-7,在△ABC中,已知∠B=45°,D是BC边上的一点,AD=10,AC=14,DC=6,求AB的长. 在△ABD中,AD=10,∠B=45°,∠ADB=60°, 考向2 测量距离问题 【例2】 如图3-7-8,港口B在港口O正东方120海里处,小岛C在港口O北偏东60°方向、 图3-7-8 港口B北偏西30°方向上.一艘科学考察船从港口O出发,沿北偏东的30°OA方向以20海里/小时的速度驶离港口O.一艘快船从港口B出发,以60海里/小时的速度驶向小岛C,在C岛装运补给物资后给考察船送去,现两船同时出发,补给物资的装船时间要1小时,问快艇驶离港口B后最少要经过多少时间才能和考察船相遇? 【思路点拨】 根据方向角的几何意义,画出示意图,借助图形分析求解. 又t>2,则t=3. 答:最少经过3小时才能和考察船相遇. 规律方法2 1.解决测量问题的过程先要正确作出图形,把实际问题中的条件和所求转换成三角形中的已知和未知的边、角.在建模中,示意图起着关键作用,“形”可为分析指引方向. 2.作为有关现实生活的应用题,必须检验所求的解是否符合实际意义,从而得出实际问题的解. 变式训练2 某巡逻艇在A处发现北偏东45°相距9海里的C处有一艘走私船,正沿南偏东75°的方向以10海里/小时的速度向我海岸行驶,巡逻艇立即以14海里/小时的速度沿着直线方向追去,问巡逻艇应该沿什么方向去追?需要多少时间才追赶上该走私船? 【解】 如图,设该巡逻艇沿AB方向经过x小时后在B处追上走私船,则CB=10x,AB=14x,AC=9,∠ACB=75°+45°=120°. ∴(14x)2=92+(10x)2-2×9×10xcos 120°, 考向3 测量高度问题 【例3】 如图3-7-9,某人在塔的正东方向上的C处在与塔垂直的水平面内沿南偏西60°的方向以每小时6千米的速度步行了1分钟以后,在点D处望见塔的底端B在东北方向上, 图3-7-9 已知沿途塔的仰角∠AEB=α,α的最大值为60°. (1)求该人沿南偏西60°的方向走到仰角α最大时,走了几分钟; (2)求塔的高AB. 【思路点拨】 (1)α最大,即点B到直线CD的距离最小,由此,确定该人的位置H,再通过解三角形来求解. (2)通过解直角ABH来求塔高AB. 【尝试解答】 (1)作BH⊥CD于H,连接AH,则此时,α最大,∴∠AHB=60°. 在△BCD中,∠CBD=135°,∠BCD=30°,CD=100 m, 规律方法3 测量高度问题一般是利用地面上的观测点,通过测量仰角、俯角等数据计算物体的高度;这类问题一般用到立体几何知识,先把立体几何问题转化为平面几何问题,再通过解三角形加以解决. 变式训练3 某人在C点测得某塔在南偏西80°,塔顶的仰角为45°,此人沿南偏东40°方向前进10米到D,测得塔顶A的仰角为30°,则塔高为( ) A.15米 B.5米 C.10米 D.12米 【解析】 如图,设塔高为h, 在Rt△AOC中,∠ACO=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总复习课件:选修Ⅴ 第1课 自然灾害与防灾减灾.ppt
- 2015届微专题1-等值线图的判读(共27张PPT)1.ppt
- 2015届高三政治一轮复习第一课神奇的货币2.ppt
- 2015届物理中考总复习课件(专题阐述+要点探索+专题训练+云南):专题六 电功率 电与磁(共46张PPT).ppt
- 2015届湖南省岳阳市高三质量检测(二)理综试题.doc
- 2015届高三物理一轮复习配套课件:《气体的等容变化和等压变化》(人教版选修3-3).ppt
- 2015届高三物理大一轮复习:6-2_电场的能的性质.ppt
- 2015届高三地理一轮复习第三章 (四)洋流.ppt.ppt
- 2015届暑期强化课程(毛中特).ppt
- 2015届高考化学(苏教版)一轮总复习配套课件:专题三 第三单元 铁、铜的获取及应用.ppt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