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PPT

  1. 1、本文档共1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的诊治 彭宏伟 急性胆源性胰腺炎 - 流行病学 西方国家中胆源性胰腺炎占胰腺炎年发病人数的34%~54%,中国文献报道在60%以上以中老年肥胖女性多见。 基本概述 胆道结石、炎症等可引起胰管梗阻,胰黏膜屏障损害,胰液外溢,胰腺组织自我消化,形成急性胆源性胰腺炎(acute biliary pancreatitis,ABP)。 发病概况 急性胰腺炎的病因80%以上与胆系疾病和酒精摄入有关。 一般认为10%的胆囊结石患者会发生急性胰腺炎,近年来,又认识到胆道微结石是急性胰腺炎、尤其是急性复发性胰腺炎的原因之一,估计20%~30%的胆石症患者在病程中会发生胰腺炎。 因此,胆源性胰腺炎在胰腺炎中所占比例估计可超过总数的2/3以上。 发病机制的争论 1901年Opie首先提出胆胰共同通道学说(Common Channel Hypothesis),ABP患者存在解剖学上共同通道的2/3,其余为分别开口,故胆源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无法完全用共同通道学说来解释。 研究者对留置T管的ABP患者收集胆汁化验,发现有胰酶成分反流至胆汁中,而同样条件下非ABP的胆石症患者胆汁中则无胰酶成分,因此,有学者提出了功能性共同通道的存在,以解释其发病机制。 目前争论的焦点为胆石引发胰腺炎的机理,总的有以下几种假说。 1.壶腹部嵌顿 这是最早提出的观点,包括胆石嵌顿、蛔虫堵塞、胆总管及胆道感染所致Oddi括约肌痉挛,使胆汁排出障碍,胆道内压力超过胰管内压力(正常胰管内压力高于胆管内压),导致胆汁逆流入胰管内引发胰腺炎。 术中造影及动物研究支持该观点,文献报道急性胆源性胰腺炎急诊手术中63%~78%发现胆总管结石,择期手术中3%~33%有胆总管结石。 然而,现在的观点认为真正的嵌顿并不多见,多数情况下胆石并不在壶腹部形成嵌顿。 2.胆石通过学说 这是当前最流行的看法,认为胆石从胆道滚动进入十二指肠的过程中,刺激Oddi括约肌,致其充血、水肿、痉挛,导致Oddi括约肌功能紊乱,甚至逆向收缩,形成暂时性的或功能性的梗阻,引起胆汁反流,或十二指肠内容物的反流,引发胰腺炎。胆源性胰腺炎85%~95%的患者在大便中找到结石, 目前正在研究的微结石引发胰腺炎学说亦支持此观点。所谓微结石指肉眼及现有的影像学检查均无法发现的微小结石,包括:①直径2mm或3mm的结石;②胆泥砂;③胆色素钙颗粒、胆固醇结晶和碳酸钙微粒。Ros等报道通过十二指肠镜或手术切除胆囊取得51例急性特发性胰腺炎患者的胆汁进行显微镜下的检查,发现34/51(67%)有微结石存在。 3.Oddi括约肌功能障碍 Oddi括约肌松弛,胆石移行进入十二指肠,可引起暂时性Oddi括约肌功能不全,富含肠激酶的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入胰管,激活胰酶,此学说的支持依据不多。 4.胆道炎症及其毒素 游离胆酸、非结合胆红素、溶血卵磷脂等也可通过与胰腺的共同淋巴系统扩散到胰腺,或者胆管炎症扩散到胰管,此可能在梗阻性胆管炎症时起一定作用。 5.胆总管和主胰管扩张 有人报告胆源性胰腺炎患者胆总管(Common Bile Duct,CBD)平均直径为9.2mm,其他原因引起的胰腺炎CBD平均直径为5.0mm,CBD有结石存在者平均直径为12.5mm,主胰管(Main Pancreatic Duct,MPD)为4.02mm,CBD无结石但伴有胆囊结石者CBD和MPD分别为7.1mm和3.5mm 故胆道管径愈大,愈可能发生结石在移行过程中导致壶腹部暂时性阻塞 症状 腹痛:是本病的主要症状,起始于上腹部,出现早。典型者常突然感脐上偏左疼痛,持续性并有阵发性加重,呈刀割样。常放射至肩部、胁部和腰背部。随着炎症的扩散,腹痛范围可呈带状,或向全腹扩散。 恶心和呕吐:是本病的早期症状,几乎在腹痛的同时出现,初期发作较为频繁,常常为喷射状,内容有食物和胆汁,晚期出现肠麻痹,可呕吐出粪样物。 腹胀:是本病的常见症状。腹胀的程度与胰腺炎的病变程度有一定关系,轻者持续2~3天,重者可持续7天以上,常伴有排气、排便中止。 黄疸:一般较轻,多为阻塞性,但少数出血坏死型病人,黄疸是严重腹腔内感染引起的肝功能损害的表现。 其他:发热、消化道出血、休克等可出现于部分病人。 体征 腹部压痛和腹肌紧张:多数患者腹部压痛,以上腹部为主,腹肌多紧张,但其程度不如胃肠穿孔或胆囊穿孔,部分病人有弥漫性腹膜炎表现。 休克:部分病人脉搏加快,血压降低,呼吸加快,面色苍白,肢端厥冷,表情淡漠或烦躁不安。 出血征象:外溢的胰液沿组织间隙达到皮下脂肪,使毛细血管破裂出血,因而局部皮肤呈青紫色,可见于腰部、前下腹壁或脐周。 肠梗阻及移动性浊音:肠梗阻常为麻痹性。腹腔内出血、渗出较多时,可叩出移动性浊音。 实验室检查 血清

文档评论(0)

xiaozu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