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西宪法历史
欧洲宪政 大陆传统:更多受卢梭民主契约论影响。 法国(第一波,1789年) 德国(第二波,1949年)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联盟(1950年代) 东欧与俄罗斯(第三波,1989年) 《人与公民权利宣言》 1789年法国革命,确立17条现代基本宪法原则: 第一条:人生来自由和平等。 第二条:政府目的是保护自由、财产、安全。 第四条:只有法律才能限制自由。 第五条:只要法律没有禁止,人民就有自由。 第六条:法律表达普遍意志,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八条:刑法限于必要,不得具有追溯力。 第九条:无罪推定。 第13条:行政负担平等。 第16条:分权是宪政前提。 法国:验证司法审查的必要性 法国革命后政体动荡,《人权宣言》一直得不到实施。 1946年第四共和宪法 缺乏行宪机制,宪法委员会不能发挥实质作用 1958年第五共和宪法 政治危机,戴高乐要求制定新宪法。 建立宪政院,监督宪法分权机制的实施。 1971年“结社法决定” 《人权宣言》从行政法依据到宪法依据。 联邦德国:后来居上的宪政国家 政治统一起步较晚,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确立宪政 1848年保罗教堂宪法: 自由民主宪政的开端,但从未生效。 1870年德国统一: 制定专制主义宪法,后为明治日本借鉴。 1918年魏玛宪法: 第一次大战失败,制定自由民主宪法,但缺乏自由民主的社会基础,最后为纳粹所取代。 1949年《基本法》: 东西分裂,1990年重归统一,适用整个德国。 采取专门法院系统审查不同领域诉讼,宪政法院负责宪法诉讼,发展宪法判例体系。 欧洲的联邦化 欧洲共同体与欧洲联盟 巴黎条约与罗马条约(1951-57年)建立共同体 1986年《单一欧洲法》 1992年《欧洲联盟条约》 2002年启用欧元 2004年东扩,25个成员国。 《欧洲人权公约》: 1950-53年:14个成员国,目前有45个成员国。 建立欧洲人权委员会和法院,目前只有法院。 民主第三波:俄罗斯与东欧 九十年代初:前苏联解体,东欧政治改革,阵营分裂。 俄罗斯宪政改革及其局限性 。 最近的“颜色革命”。 中国宪政的尝试与发展:认真对待自己的过去 “以史为鉴”:一个民族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自己的过去,必然也不能正确把握自己的未来。 历史是一面什么样的镜子?传统“史学”为了政治目的,充斥着价值判断;历史为政治服务,尤其是近代史。通过扭曲的镜子,只能得到扭曲的映像。 历史应该是关于事实,宪法史也不例外;需要实事求是、端正态度,不轻易下价值判断。但史学在中国仍然是一门需要勇气的学问,越近的历史越难写。 宪政和法治是中国的弱项,先天不足,祖先没有留下丰厚的遗产,150年的断续发展,目前在许多地方不如其它国家,不能排斥其它国家的经验。 改革至今,法律条文相对比较完善。 更重要的是法律的实际应用,法尤其是宪法在现实运用中不理想 如果对待自己的弱点? 需要反思和正视自己,不要讳疾忌医: 中国宪政充满坎坷,重要原因在于不能反思自己。 承认自己的弱点,然后才可能改进,否则病症不可能治愈。 只有看到自己的弱点,才可能成为强者,否则将永远是弱者。 摆正自己的位置,放下架子,才可能学到别人的精华,比较日本 要有自信,没有必要往自己脸上贴金子。 如果炫耀自己的人是小人,炫耀自己历史的民族是小人的民族。 不要只看表面的东西,避免不自觉地陷入政绩工程思维。 希望:保持年轻的心态,远离成见和偏见,像日韩那样敢于并善于“照搬”;既不要没有反思地轻信一辈子,也不要“看破红尘”、玩世不恭。 中国近代宪政的悲剧 中国宪政的四个阶段: 预备立宪(清朝改革) 尝试立宪(辛亥革命与军阀混战) 国民政府(党治和独裁) 人民共和国(革命的遗产) 总的特点:制度建构的接连失败,150年漫长历程乏善可陈。 预备立宪(1895-1911) 中国道德传统:有限的宪政因素,“礼”作为自然法和一般法之间的“基本法”。 传统道德和政治制度不能适应现代社会的需要,列强入侵后面临制度和观念变革。 迟到的觉醒:一直以为是技术问题,经历了漫长的阶段才真正认识到制度问题。 中国面临救亡和启蒙的双重变奏(李泽厚):救亡是目的,启蒙是手段;宪政为国家富强服务,带有强烈实用主义色彩。 来自日本的启示 1860年面临美国挑战,迅速崛起: 1868年明治维新,相当于英国的光荣革命; 1889年明治宪法,奠定了富强的政治基础。 1895年甲午战争震撼中国 宣布洋务运动失败,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制度。 康有为发动公车上书,呼吁制度改革。 1904年日俄战争 立宪者造势:日本战胜俄罗斯,立宪小国战胜专制大国。 康梁改良派主张君主立宪。 改良立宪的挫折 1898年光绪百日维新 涉及教育、财政、官制、军队改革,取消满族特殊待遇,通过100多条法令。 戊戌变法触动了满族权贵,改良失败。 中国立宪遭遇第一次重大挫折,体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