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3.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职语文拓展模块过万重山漫想ppt课件3

刘征,本名刘国正。1926年生,北京人,诗人、杂文家、语文教育家。曾任全国中学语文教育研究会会长。 第一部分(1-2段):写第一次面对神奇而险峻的三峡奇景。 第二部分(3-10段):“漫想”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第三部分(11-14段):联想到无数个“第一个”及人类发展前景的历史。 第四部分(15-16段):描绘穿过万重山后的景象,书写喜悦之情。 三峡是瞿塘峡、巫峡、西陵峡的总称。全长193公里。它是世界上著名的大峡谷,被誉为山水画廊,也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相关资料 长江三峡第一峡瞿塘峡,又称夔峡,全长8公里,景色雄伟壮丽。 相关资料 长江三峡第二峡巫峡,长45公里,峡长谷深,迂回曲折,幽深秀丽,像一条美不胜收的山水画廊。 相关资料 西陵峡是长江三峡中最长的一个峡,长70公里,特点是滩多水急。 思考:第5段各句的关系是什么? 前两句一正一反,强调确有“第一个”。 “没有第一个,就不会有后来的无数个”既强调了“第一个”首创精神之伟大,也是下文的伏笔(第11段)。 最后一句承上启下,是“漫想”思路的展开。 阅读6-10段,思考问题 作者想象这第一个人是什么时候过三峡的,他会遇到哪些方面的困难和阻力?又是如何面对的? 第10段共出现四次“他不知道,也没有想。” 思考(1)“他不知道,也没有想”的是什么? (2)他为什么“不知道,也没有想”? (1)前路有多长、多险以及自己的遭遇,讴歌了他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 (2)“不知道”是因为先民对自然的认识还极其有限,“也没有想”就是“不去想”,表现了他不畏艰险,知难而进的大无畏精神。 思考:作者先后联想到哪些“第一个”? 这些“第一个”有什么共同点?对人类历史的前进有怎样的作用? 共同点:有开拓精神、探索精神,主动向未知领域进军。有坚定的意志,不怕困难,不怕失败,有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思考:作者说千百年后的人们会“崇敬我们的精神”,崇敬我们的什么精神? 知难而进的首创精神,永垂不朽。 由人类历史想到当今和未来。 思路终点,“船已经穿过三峡”与题目“过万重山”呼应。 曾经感到的喜悦:是经过自己奋斗,顺利穿过三峡的,是领悟无数第一个的三峡精神的喜悦,是经历艰难险阻,扩大生活世界的喜悦。 未曾感到的喜悦:新时代的人们发扬首创精神,赢得千百年后人们崇敬的喜悦。 换句话说,作者既体验到首创者的胜利的喜悦,也感到首创者给后人创造的幸福的喜悦。 本文结构特色 思路—— “漫”而有序 现实→远古→未来→现实 结构—— 散而集中 扣紧“第一人”展开 题材—— 虚实相间 现实景物与想象联想相结合 5、我感到了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曾经感到和未曾感到的喜悦。 现实 开端 过万重山(三峡):险、雄、奇 惊心动魄、喜悦平和 远古 发展 第一个穿过三峡的人 时间→工具→压力 历史上 扩展 主旨:赞颂“第一个”精神 思路:历史上若干个“第一个” 现实 升华 “新三峡”需要无数“第一个” 未来 延伸 未来人们崇敬“第一个” 结尾 漫想 * 早发白帝城 唐·李白 朝辞白帝彩云间, 千里江陵一日还。 两岸猿声啼不住, 轻舟已过万重山。 刘征 漫想:随意、不受约束地畅想。 过万重山漫想:是过三峡时而产生的,超越时空的畅想。学习本文,主要是把握作者“漫想”的思路,体会文章的主旨。 “万重山”:船穿行于三峡时经过的崇山峻岭,即三峡,体现三峡山势险峻,万山重重的特点。 这篇文章写于1980年,改革开放在中国大地上刚刚启动,许多领域都需要我们去探索和进取,可以说中国当时正如一条在奔涌大江中急速行驶的大船。它是驶向往古,还是奔向未来,是堕入地府,还是驶入仙界,不但是作者,当时的每一位中国人心中都存有这个疑问,可以说本文作者在一个大的社会历史背景之下,进行了一次探索和思考,然后怀着严肃的历史责任感与使命感写下了这篇文章。所以这篇文章有着鲜明的时代特征,打上了深深的时代烙印。 听课文录音 夔门(kuí) 耸峙(zhì) 欹侧(qī) 无恙(yàng) 篙工(gāo) 抟(tuán) 坼(chè) 燧(suì ) 翎(líng) 端倪(ní) 啃噬(shì) 追溯(sù) 补充注音、解释 快速地默读文章,思考: (1)找出写作者游踪(“过”)的句子。 (2)找出标志作者漫想展开的句子。 (3)作者漫想的具体内容又是什么? 自主阅读 整体感知 写作者“过” 的句子 ①船出了夔门,……(漫想

文档评论(0)

173****783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