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四川省眉山等四市高中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联考语文试题Word版
眉山市高中2016届第一次诊断性考试
语 文
本试题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满分150分,考试时间
150分钟。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作答时,将
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
交回。
第I卷 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美国文化人类学者克利福德·吉尔兹曾提出著名论断:“法律是一种地方性知
识。”法国启蒙思想家、法学理论奠基人孟德斯鸠在其名著《论法的精神》中试图从地
理、宗教、民情、风俗中追寻法的精神。他们虽然都没有洞悉法最终根源于特定社会
的经济物质条件,但都从德与法的关系角度,阐释了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极大地影
响到法的内容与形式。在这个意义上,德与法相互交融,德乃人们心中之法。
道德是人们心中的法律,法律是成文的道德。法律与道德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
熟形态,即表现为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亦即形成法律至上的规则意识。法治成功
的内在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而不是畏惧、忌惮法的强制力,即通
过润物细无声的方式,于日常社会生活之中增强法治的道德底蕴,引导并赢得“人
心”,
法律与道德并非浑然一体。一般而言,国人擅长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因
而常常容易将道德与法律做一体性认识和处理,然后如太极八卦一般,讲究两者的
相互转化。这也是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化的根本原因之一。然而,现代
社会,道德与法律相对分离,法律获得相对独立性和自足性,有助于形成适应现代工
商业社会生活的法律体系、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当然,在分析法律的
相对独立性、看到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同时,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范的一
致性,对法治国家建设也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的命题,既解释了在社会稳定时期,法律可以作为相对独
立的系统看待,又肯定了道德与法律的作用其实难以决然剥离。但是,当命题转向
治国方略,亦即究竟是“依法治国”为主,抑或是“以德治国”为要,答案当然毫无疑问
地指向前者。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主次有序,依法治国是主体,以德治国为辅助,这
是由法律与道德自身属性所决定的。现代法律是高度建制化的制度性事实,具有确
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特征,体现出适应现代社会的形式理性化和科层化的实践
要求。相较而言,道德治理则可能陷入混沌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
总体来说,在当代复杂社会形态下,道德治理难以独自构成一种“治式”,无法提升至
治国方略的层次。
需要强调的是,“法主德辅”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而仅仅是指在治国方略的层
面上,法治更适合作为主体,也更应该成为主体,而以德治国是建构法治中国的重要
组成部分和具体战略。换句话说,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既是互为支撑的结
合,也是主次有序的结合。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法治与德治主次有序,但我们的认
识和实践并不止步于此,而是为了最终获得更高层次的复归,形成良法善治的辩证
统一体。
(节选自《道德与法律究竟是一种什么关系》,《光明日报》2015年04月,有删改)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克利福德·吉尔兹和孟德斯鸠看来,一个民族的德性惯习会极大地影响法
的内容与形式。
B.法治成功的标志是法律被民众所普遍尊重和信仰,让民众逐步形成法律至上
的规则意识。
C.树立法律权威、构建现代法治国家,法律应与道德相对分离,并在一定程度上
保持独立。
D.现代法律具有的确定性、可预测性和程序性的特征使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的
相关要求。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3分)
A.法律信仰与法治观念是法律与道德两者之间相互促进与融合的成熟形态的具
体表现。
B.国人擅长的整体性和综合性思维方式是造成中国古代法律道德化与道德法律
化的重要原因。
C.建设法治国家既要看到法律的相对独立性,也要充分认识法律规范与道德规
范的一致性。
D.道德治理的非技术化、非建制化和非程序化状态等特征使它难以适应当代复
杂的社会形态。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在中国古代,道德与法律常常是浑然一体的;而现代法治国家却要求道德与法
律相对分离。
B.现代法治国家表现为:法律的相对独立、法律与道德相对分离,同时,保持法律
规范与道德规范一致性。
C.道德与法律虽难以决然剥离,但两者自身的属性决定了现代社会依法治国和
以德治国的主次之序。
D.依法治国绝非否定道德的作用,依法治国和以德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南京市板桥中学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下册第八单元课题三金属资源的利用和保护第二课时课件33张.ppt
- 历史第9课辉煌灿烂的文学课件新人教必修三.ppt
- 历史:第26课改变世界的高新技术课件岳麓版必修三.ppt
- 厨房4D管理课件.pptx
- 参照公务员管理考试复习题含答案.doc
- 历史:第22课魏晋南北朝的科技课件冀教版七年级上.ppt
- 厘米的认识知识树说课PPT.ppt
- 原创大学生参加社团活动情况调查报告仅供参考.doc
- 原创2016年南方新中考生物第一部分第七章生物的多样性配套课件.ppt
- 双辽一中2017届高三上学期实验班语文限时训练题1生.docx
- 四川省绵阳市高中2016届高三上学期第二次诊断性考试英语试题word版.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6年中考物理试卷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6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自贡市2017届第一次诊断考试地理试题word含答案.docx
- 四川省资阳市2017届高三上学期第一次诊断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6年中考政治试题word版,含解析.doc
- 四川省绵阳市2017届高三第一次诊断性考试理综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遂宁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数学理试题Word版含答案.doc
- 四川省资阳市2016届高三下学期第三次模拟考试数学理试题.doc
- 四川省遂宁市2016届高三第二次诊断考试理综物理试题.doc
最近下载
- CTD格式申报资料(原料药)新.pdf VIP
- 六年级下册数学作业第五单元数学广角第1课时鸽巢问题人教版.pptx VIP
- 华荣科技 最新版本的QJZ6磁力说明书 (1).doc VIP
- 2023年江苏省公考《申论》真题(B类)及参考答案.docx VIP
- 领导干部个人有关事项报告表(2017版).doc VIP
- 六年级 数学 下册 第五单元 数学广角——鸽巢问题《第1课时 鸽巢问题(1)》作业课件.pptx VIP
- 项目集成管理中级笔记.pdf VIP
- 心血管疾病诊断及临床合理用药答案-2024年山西省执业药师继续教育.docx VIP
- EBZ-318综掘机图册说明书.pdf VIP
- 直肠癌教学护理查房张梅.ppt VIP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