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四年下册草船借箭课件(铁力王杨刘庆宝).ppt

教科版四年下册草船借箭课件(铁力王杨刘庆宝).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教科版四年下册草船借箭课件(铁力王杨刘庆宝)

* 教科版四年下册12课: 草船借箭 制作:铁力王杨刘庆宝 我国四大名著 三国演义 罗贯中 水浒传 施耐庵 红楼梦 曹雪芹 西游记 吴承恩 《赤壁之战》中的人物谁给你留下的印象最深刻? 选自长篇历史小说《三国演义》 罗贯中(约1330-----约1400)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草船借箭选自于古典名著之一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讲述诸葛亮与周瑜之间斗智,用妙计向曹操“借箭”,挫败周瑜的暗算,表现诸葛亮有胆有识、足智多谋、才智超群。 解题:草船指装草的船,文中是诸葛亮用来“借箭”的船。借----本义暂时用一用,到时归还。这里是取的意思。 初读课文: 1、自由读文,体会诸葛亮如何完成这项 艰巨的任务的。 2、自学生字生词。 妒忌 督促 惩罚 粗鲁 翎毛 丞相 计谋 弓弩 神机妙算 1. 文中写到了哪几个人物? 2. 本文按事情发展的顺序写“草 船借箭”的起因、准备、经过 和结果可分四段。 第一段 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干,用短期造出十 万支箭的任务为难诸葛亮。 (原因) 第二段 周瑜派鲁肃探听诸葛亮怎样造箭,诸葛 亮请鲁肃帮忙,巧妙做好借箭的准备。 (准备) 第三段 诸葛亮利用草船向曹操借箭的经过。 (经过) 第四段 诸葛亮如期交箭,周瑜不得不佩服诸葛 亮的神机妙算, 自叹不如。 (结果) (1、2) (3-5) (6-9) (10) 周瑜(明知故问);“我们就要跟曹军交战…” 周瑜( )说:“对,先生跟我想的一样…” 周瑜(    )说:“十天造的好吗?” 周瑜(    )说:“先生预计几天可以造好?” 周瑜(    )说:“军情紧急,可不能开玩笑.” 讨论填词:试探 心中暗喜 威胁 迫不及待 分析人物的心理:(读1、2自然段) 心中暗喜 迫不及待 试探 威胁 诸葛亮(脱口而出)“用弓箭最好。”             诸葛亮(    )说;“都督委托,当然办…” 诸葛亮(    )说;“既然就要交战,十天造好,必然误了大事。” 诸葛亮(    )说;“只要三天。” 诸葛亮(    )说;“…我愿立军状…” 讨论填词:将计就计 态度坚决 笑了笑 胸有成竹 笑了笑 将计就计 胸有成竹 态度坚决 分析人物的心理: 借箭的准备工作 1.二十条船,每条船三十名军士。 2.船用青布幔子遮起来,还要一千多个草靶子,排在船的两边。 “鲁肃答应了。他不知道诸葛亮借了船有什么用,回来报告周瑜,果然不提借船的事,直说诸葛亮不用竹子、翎毛、胶漆这些材料。” 自读经过部分,请你思考: 1.为什么诸葛亮直到第三天四更才去开船借箭。 2.他怎么知道三天之内必有大雾? 3.谁能复述借箭的经过? 1.草船借箭的结果怎样? 2.这时周瑜的心里是什么滋味?为什么长叹一声? 3.从哪里看出周瑜的沮丧、惭愧? 自读结果部分,请思考: *

文档评论(0)

dajuhyy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