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号地下室喷锚支护设计施工设计书.doc

  1. 1、本文档共2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2号地下室喷锚支护设计施工设计书 工程概况 1、工程概述 成都华信大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拟在龙泉驿区柏合镇兴建东山国际新城,由3栋4+1层、10栋6+1层、4栋9层及4栋11+1层住宅及地下车库组成,地下室设计标高(±0.000=516.8m),采用独立柱基础。该工程由中机工程勘察设计研究院提供了《东山国际新城开发用地项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中国华西工程设计建设有限公司负责设计。 根据建设单位提供的地勘资料、总平面图及基础平面布置图,本工程需进行基坑支护。受建设单位的委托,我院承担了基坑支护设计施工任务。 2、场地工程地质条件及水文地质条件 2.1场地工程地质条件 建筑场地位于龙泉驿区柏合镇,该场地地理环境优越,场地地貌单元属成都东南部台地的宽缓浅丘地带。 场地地层自上而下为:第四系全新统素填土层,第四系全新统冲洪积粘性土层,白垩系灌口组泥岩层,其具体分述如下: (1)人工填土①:大部分地段表层为耕土,其下为素填土,主要以粘性土为主,黄 (2)粉质粘土②:黄褐~黄灰色,稍湿,含氧化铁、铁锰质等,呈可塑状态。无摇震反应,稍有光滑,干强度和韧性为中等。部分地段底部有粉土或粉砂薄夹层分布,但其厚度一般不大0.5m,故合并于此层内。 (3)松散卵石③1:灰色,很湿—饱和,卵石成分以岩浆岩为主,粒径一般20—40mm,混约40%的砂、圆砾、角砾及少量粘性土。 (4)稍密卵石③2:灰色,很湿—饱和,卵石成分以岩浆岩为主,粒径一般40—60mm,最大大于70mm,混约30%的圆砾、角砾、砂及少量粘性土,局部含少量漂石和夹薄层中密卵石。 (5)中砂③3:灰、灰褐色,很湿—饱和,一般为稍密状态,含少量圆砾及粘性土等。局部夹松散卵石薄层。 (6)中密卵石③4:灰、灰褐色,饱和,卵石岩性以岩浆岩为主,粒径一般40—80mm,最大大于100mm,含有少量漂石。混20%左右的圆砾、角砾及少量粘性土。部分深度段夹薄层稍密卵石。 以上各地基土物理力学性质详见地基土物理力学指标建议值表。 指标 项 目 天然重度 γ (KN/m3) 承载力 特征值 fak(kPa) 压缩 模量 Es(Mpa) 抗剪强度指标 内聚力 C (kPa) 内摩擦角 φ(°) 人工填土① 18 10 8 粉质粘土② 19.6 150 6 40 16 松散卵石③1 20 200 20 0 32 稍密卵石③2 21.5 350 27 0 40 中砂③3 18.5 150 10 0 30 中密卵石③4 22.5 600 40 0 45 2.2场地水文地质条件 场地地下水主要为赋存于砂卵石层中的孔隙潜水,受大气降水及地下迳流补给,并通过地下径流、蒸发等方式排泄。勘察期间正值枯水期且受附近建筑物场地施工降水影响,测得场地地下水稳定水位埋深6.10~6.60m。预计场地地下水在自然条件下的丰水期埋深在自然地面下4.0m左右,场地卵石层的综合渗透系数K=20m/d。地下水对砼结构及砼结构中的钢筋无腐蚀性,对钢结构具弱腐蚀性。 3、基坑周边建筑物及地下管线情况 由于基坑支护施工受周边地下条件限制,为保证安全施工,必须由建设单位对施工范围内的建筑物、地下障碍物、管线等的分布情况进行详细了解,提供建筑物、障碍物及管线的分布资料。 基坑降水设计施工方案 1、设计依据 ⑴《楠极地岩土工程勘察报告》 ⑵《楠极地商业、公寓楼基础结构平面布置图》 ⑶《建筑与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 JGJ/T 111-98 2、降水技术要求 ⑴ 降水面积:  约4000m2 ⑵ 地下室基坑深度: 6.0m ⑶ 要求水位下降深度: 9.0m ⑷ 水位下降值:  S=5.0m ⑸ 抽水含砂量: <0.1‰ 3、降水设计 ⑴参数选择 根据岩土工程勘察报告,参数取值如下: 渗透系数 K=20.0 m/d 导压系数 A=437079 m2/d 导水系数 T=668m2/d ⑵基坑等值园半径(Ro)计算:    Ro=η(L+B)/4 ………………… ⑴ 式中: L、B──分别为降水的长度与宽度。 η──系数、取η=1.18 ⑶ 基坑涌水量计算: 用非稳定流方法 Q= …………………⑵ u=Ro/ 4ato 式中: Q ──基坑涌水量(m3/d) W(u)──井函数 Ho ──含水层厚度(m) S ──基坑设计水位下降值(m) T ──导水系数(m2/d) a ──导压系数(m2/d) to ──预期的基坑中心点水位到达设计水位下降值的抽水时间(d) Ro ──基坑等值园半径(m) ⑷ 过滤器比排水性能计算: ψ=

文档评论(0)

你好世界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