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海火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强夯).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平海火电站施工组织设计(强夯)

一、施工组织设计或施工方案 1、主要施工方法和技术组织措施 概 述 工程概况 厂址地处惠东县大亚湾东岸南部,稔平半岛的西南端,西依大亚湾,南临南海距惠东县城52,距香港42n mile,距惠州淡水港11n mile,北距巽寮镇8km(直线距离,下同),东距平海镇13km,隔海相望大亚湾核电站,距离约21km;东北距中央列岛马鞭洲20x104t级油码头14km。海电厂规划容量为6×1000MW超临界燃煤机组一期工程建设4台机组先2台机组设计厂址位于七仙山标高61.m(1956年黄海高程,下同)西北面2km处为三角洲岛,正在开发国家潜水基地;北部临近厂区处有台商经营的大型养鲍厂;东北洪埔山(标高95.2m)与洪埔村相邻;。厂区用地除部分防风林外,大多为原始状态,未开发,无耕植,少量拆迁向西距10m水深线约km,m水深线约150m,掩护条件好,具备煤港条件选用惠东气象站作为平海发电厂厂址的参证站,用该站的1967年~2004年资料统计得特征值如下:多年平均气温:21.9℃ 多年极端最高气温:38.3℃, 多年极端最低气温:0.1℃。 多年平均气压:1009.8 hPa 多年极端最高气压:1031.5 hPa, 多年极端最低气压:964.5 hPa。 多年平均相对湿度:79% 多年最小相对湿度:9% 多年平均降雨量:1870.3 mm 多年最大年降雨量: 2583.7mm, 多年最小年降雨量: 1345.1mm 多年最大24小时降雨量:558.4mm 多年最大1小时降雨量:80.5mm 多年最大10分钟降雨量:30.0mm 多年年平均蒸发量:1792.2mm 距厂址东南约16km的港口海洋站,有1966年1月-1971年1月的测风资料,经统计得: 多年平均风速 4.4m/s 历年最大风速 34m/s 厂址海域位于大亚湾内,潮汐性质属于半日混合潮型,这一类型的特征是在多数情况下,每个潮汐日里有两次高潮和两次低潮,但有显著的日潮不等现象。厂址东南方约16km处有港口水文站,由该站1974~2004年资料统计得到潮汐特征值如下: 历年最高高潮位: 2.13m 历年最低低潮位: -1.05m 多年平均高潮位: 0.77m 多年平均低潮位: -0.05m 多年平均潮位: 0.38m 历年最大潮差 2.34m 历年平均潮差: 0.83 m 平均涨潮历时: 7小时9分 平均落潮历时: 5小时18分 厂址设计高潮位用港口站的观测资料用P-Ⅲ型频率曲线计算得: 五十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为:H2%=3.02m 百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为:H1%=3.39m 两百年一遇设计高潮位为:H0.5%=3.69m 厂址设计低潮位用港口站的观测资料频率计算计算得: H97%=-1.37m (三十三年一遇) H98%=-1.41m (五十年一遇)H99%=-1.46m (百年一遇)厂址位于大亚湾内,E向为低山丘陵;S向面临南海,受外海波浪直接影响;W向有中央列岛,距厂址较近,小风区波浪不会很大;SSW向在20m等深线处有沱泞列岛阻止外海来浪,但沱泞列岛离厂址在23km以上,遇有强风会产生较大的小风区波浪。 由于厂址处水深较浅,外海S向波浪传至厂址前沿已发生浅水变形。五十年一遇S向H1%波高为4.19m;H13%波高为3.04m。 厂址附近海域SSW向的波浪,主要受小风区的影响,即风成波。 SSW向五十年一遇H1%波高3.78m;H13%波高2.72m。SSW向二十五年一遇H1%波高3.5m;H13%波高2.5m、上部土层:①1层杂填土 ①2层素填土为新近填土,回填时未经处理,多呈松散状态,并具有不均匀的特点。②层粉质粘土呈可塑状态,fak=130kPa,工程性质一般。③层漂石呈松散状态,颗粒大小悬殊,排列无规则,在岩滩地段颗粒之间多没有充填物充填,呈不稳定状态。④层细砂多呈松散状态,fak=130kPa,在发生7度地震时,局部地段将会发生液化等级为轻微的液化。⑤层淤泥混砂和⑥层淤泥质土的承载力特征值分别为70kPa和55kPa。⑦、⑦1、⑧1、⑧2、⑧3和⑩层粉质粘土呈透镜体分布,厚度薄。⑧层粉砂在海积平原区分布较广泛,fak=180kPa,地基承载力较高,但该层厚度相差较大,多夹有粘性土透镜体,具有不均匀的特点。(11)层粉质粘土压缩系数为0.368MPa-1,属中压缩性土,fak=210kPa。 、 下部土层:(12)层砂质粘性土、(12)1层粉质粘土、 (13)1全风化花岗岩和(15)1全风化闪长岩。(13)2强风化花岗岩、 (13)3中等风化花岗岩、 (13)4微风化花岗岩、 (14)2强风化碎裂岩、 (14)3中等风化碎裂岩、(15)2强风化闪长岩和(15)

文档评论(0)

almm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