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纺织与服装企业实习工的劳动保护pdf-25mb-ilo
CNTAC 3
ILO
版权 © 2014 国际劳工组织及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2014 年第一版
根据世界版权公约第二附加议定书,国际劳工局对其出版物享有版权。但是,在指明来源的情
况下,简短引用是允许的。如需复制或引用,请向国际劳工局出版部提出申请(国际劳工局,
CH-1211 日内瓦,瑞士)或发邮件至:pubdroit@。国际劳工局欢迎此类申请。
图书馆、研究机构或其他享有复制权的注册用户可根据许可目的进行复制。请登录 www.ifrro.
org 查询您所在国享有复制权的机构。
中国纺织与服装企业实习工的劳动保护 / 国际劳工组织体面工作技术支持团队东亚、东南亚
以及太平洋地区局;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与蒙古局;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北京:ILO/
CNTAC, 2014
xiv, 24 p.
ISBN 9789225291110, 9789225291127 ( 网络 pdf 版 )
workers rights/working conditions/forced labour/trainee/apprentice/apprenticeship/
case study/clothing industry/textile industry/China
本 报 告 同 时 有 英 文 版:Labour protection of interns in Chinese textile and apparel
enterprises(ISBN 9789221291114, 9789221291121 ( 网络 pdf 版 ), 北京,2014)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目录数据
本出版物中所使用的名称,其中的内容和材料不意味着国际劳工局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认可
任何国家、地区或领土的法律地位或其当局、或关于其疆界的划定。
本文稿所持的观点和本报告的研究以及其他贡献只由其署名作者负责,国际劳工局和中国纺织
工业联合会对其观点和看法不负任何责任。
对公司名称、商业产品和过程的引用不意味着国际劳工局和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对其认可;对
于没有提到的公司、商业产品和过程也不意味着不赞成。
国际劳工组织出版物和电子出版物可以通过主要书商以及大多数国际劳工组织的在当地的国际
办公室获得,或者从国际劳工组织出版部,国际劳工局(CH-1211,日内瓦 22,瑞士),或者
国际劳工组织中国与蒙古局(1-10 塔园外交办公楼,北京 100600,中国),或者电子邮件至
pubvente@ 获得。新出版物的目录或列表可以通过以上地址或电子邮件免费获得。
请访问我们的网站:/publns, /asia
/beijing,
封面照片:© 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 / 郁中奇
中国印刷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
——《论语》·学而篇
序 言
经过三十年的发展,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大的纺织服装制造国和出口国。纺织服
装行业年产值现在已经超过 5.7 万亿人民币,为数以百万计的男女工人提供了工作机会。
随着与主要国际品牌供应链的联系不断深化,以及中国自有品牌持续的国际化,中国纺
织服装企业越来越意识到企业社会责任的重要性,并且正积极采取行动以符合全球的期
望,同时减少其商业运作中的声誉风险。
过去几年来,中国的制造业企业不断拓展着针对职业学校学生和大学生的实习项目。
在适当的计划、监督和管理之下,实习会是学生们的一种富有收获的学习经历,便于他
们完成从学校到工作的转变,并且能为企业和学校都带来好处。但是,如果在实习中不
注意保护实习生的劳动权利,就会为企业社会责任领域带来新的挑战。最近,关于一些
企业在不可接受的工作条件下雇用实习生的报道在国内和国外引起了争议。
本报告展示了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社会责任办公室在国际劳工组织的支持下开展的
一项研究的成果。本研究旨在说明纺织服装行业使用实习生的现状,以及提出如何改进
实习管理的建议。项目调研于 2013 年 11 月到 12 月在江苏、山东、附件和浙江四省的
十家纺织服装企业中进行。
研究结果表明,虽然参与调研的 290 名实习生中的绝大多数认为实习是一个有用的
学习经历,但也有一部分实习生的工作条件有违于他们的劳动权利,甚至有时候构成了
国际法意义上的强迫劳动。我们希望本报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