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物价申报制度小考-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pdfVIP

元代物价申报制度小考-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元代物价申报制度小考-民间历史文献研究中心

117 元代物价 申报制度小考 李 春 圆 内容提要:元代有较为完善的物价 申报制度,录事司、县每月从行人处收集物价, 并逐级上报 ,府州、路委人复核 。这一制度至少在部分地方得到较好执行 。所得物价资 料广泛地运用于官府 的和买和雇、赋税折征、计赃定罪、官物折支以及其他需要换算物 价 的地 方 。 关键词 :时估 物价 申报 财政管理 出于财政运行 、经济管理各方面的需要 ,我国古代政府很早就形成了比较完备的 物价采集 、报告与运用的制度 ,例如秦汉时期有每月一次的 “平贾”,唐宋有每旬一 次的 “三贾均市”(或称 “三旬时估”),对政府在宏观上评估经济运行 、调节市场秩 序 ,微观上计赃定罪 、和籴 、赋税折征等 ,都有重要的作用。①元代沿袭宋金 旧制 , 也实行地方物价申报的制度 ,但 由于相关史料较少 ,迄今 尚未见学者有所论述。本文 即拟结合文献和文书材料 ,初步勾勒元代物价 申报制度的轮廓。 元代物价申报制度的设立应 当在中统五年 (1264)或此前不久 ,据 中统五年一 道诏书 “内一款 :雨泽分数 ,诸物价 以钞为则 ,每月一次 申部”②。这一制度的基本 ① 汉唐时代政府物价管理的最新研究,可参考慕容浩 《秦汉时期 “平贾”新探》, 《史学月刊》2014年第 5期;任艳艳 《唐代物价管理制度刍议》, 《理论月刊》2008年第 7期;赵贞 《唐代 的 “三贾均 市”—— 以敦煌 吐鲁番文书为 中心》, 《中国社会经济史研究》2012年第 1期。以上论文均有 简要学术 史介绍 ,可资参考 。笔者管见所及 ,未有学者专 门探讨宋代 的情况 ,较相关者有张全明 《论北宋开封 的物价管理》, 《华 中师范大学学报》1990年第4期 。 ② 《元典章》卷二六 《户部十二 ·月 申诸物价直》,陈高华、张帆点校,北京、天津,中华书局、天津古 籍出版社 ,2011年 ,第978页。 《元史》卷五 《世祖二》 (北京 ,中华书局标点本 ,1976年 ,第 98页) 记载中统五年八月 “诏新立条格 ”,其中有 “验雨泽、平物价”,应与 《元典章》所载是同一件事 。忽 必烈即位以后任用了许多旧金儒士,而金朝至少在首都有 “时估月再定之” 的制度 ,元朝施行这一政 策应该是出自旧金儒士的建议,时间在忽必烈即位后不久。参见 《金史》卷四八 《食货三》,北京,中 华书局标点本 ,1975年 ,第 1084页 。 ll8 中 国 史 研 究 2016年第 3期 情况 ,可见于至元二十八年 (1291)颁行 的 《至元新格》: 诸街 市货物,皆令行人每月一平其直。其 比前 申有甚增减者 ,各须称说增减 缘由。自司县 申府州,由本路 申户部 ,并要体度是实,保结申报。① 这条资料说明以下几点:地方官府每月一次 ,申报 “街市”即城市的物价;由 “行人”负责提供资料 ,除物价数据外 ,必要时还应报告物价波动 的原因;信息 由录 事司、县经府州 、路逐级上报。引文只提到腹里地区申报户部 ,在腹里以外或许是报 到行省。 大德元年 (1297),因为益都 、广平等地和买皮货、绢匹的价格 比其他地方为 高 ,中书省对物价 申报制度作了完善 : 今后各处合报诸物时估,司县正官亲行估体实价,开 申府、路,摘委文资正 官、首领官通行比较 , [务要相应 ,]开具体覆 、照勘官员姓名 ,依期 申部,勿 蹈前弊 ,徒有争悬。② 首先 ,明确了 “司、县正官”必须亲 自核实物价 的责任。其次 ,物价上报到府 、 路之后 ,还要再派官员复核 。这一制度规定在延桔元年 (1314)又得到重申。③ 以上是中央层面对物价 申报制度 的规定,它在基层的运行情况可以参考 1936年 杉村勇造刊布的一组有关浙东地 区各路 “诸物时估”的文书。④ 先摘引一件代表性文 书如下 : [上缺]处州路达鲁哈赤总管府 ,据录事司、丽水等县各状 申,照勘到泰定

文档评论(0)

zhuwo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