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腾燕(数学)教育实习调研报告.doc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杜腾燕(数学)教育实习调研报告

优秀实习教案 ( 2011 届 ) 学 院: 数 理 与 信 息 工 程 学 院 专 业: 数 学 与 应 用 数 学 班 级: 数 学 0 7 2 班 实 习 生: 杜腾燕 学号: 实习学校: 杭州市留下中学 调研题目: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指导教师: 王良辉 调研时间: 2010、10、1——2010、11、1 浙 江 师 范 大 学 制 家庭教育对中学生的影响调查报告 数学072 杜腾燕 中学阶段是人生中关键的时期,是由不成熟的童年迈向成熟人生的过渡期。这一阶段家庭教育对孩子的一生有主要影响。在当今这个以升学率来权衡教育结果的时期,家庭教育的主要性被学业压力所掩饰,大多数家长和老师只关怀学生的分数,疏忽他们的心理健康。表明,在家庭教育中,父母的人才观,成才观、评价观与中学生心理健康的某些因子间存在显明的联系关系。在家庭教养方式中,父母的拒绝否认父母亲的过度干预对孩子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而父理解对孩子铺起着积极作用。立良好的亲子关系,想当然的家长由于自己的生活经历、认识水平,无论是低文化水平的家长还是高文化水平的家长,他们孩子问题都固守自己的教育方法方式,认为自己的教育没问题,而有问题的是孩子,因此一家长总是把孩子的缺点数落的很多而且非常生气。这类家长的教育观念与他们的自我中心思维紧密关联,在他们的意识和潜意识中孩子其实只是他们的一部分或者延续,因此必然的只能从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而无法站在孩子的角度。当然这种观念不仅仅制造了许多问题青少年,而且造就了大批缺乏创造性的平庸者。家长的欲望就是孩子服从,在孩子小的时候,家长可以为所欲为的对孩子实施他的教育,也就是说家长认为的好的教育都能够在家庭中进行,这是由家庭教育不可控的特点所决定的,有多少个家庭就有多少种家庭教育。尽管孩子会有不同形式的反抗如可以哭闹来反抗家长肆意学习撒谎来反抗父母的附加作业,但客观上的力量悬殊,孩子绝对不是家长的对手,最终的结局,至少是短暂的结局孩子输多赢少,家长是赢家。任何心理品质都是一个养成的过程,一旦过程中的教育刺激是不良的,尤其是当个体的主观经验还不足以对刺激甄别的情况下,隐患是巨大的。处在青春期的青少年学生就是这些隐患的突显时期,青少年尽管问题不同,但根源性问题是一致的:普遍的家长都有自我中心教育观念和教育行为。 在我们的调查中注意家长和孩子的交流与教育方式,在问卷调查中涉及的“你父母会陪你聊天吗”这一问题的数据统计中有51.2%是偶尔交流,41.5%是经常交流,有7.3%是不会进行聊天的。从这些数据中可以看出?我们现在的孩子,缺少的正是这种交谈。许多父母平时工作很忙,他们认为倾听孩子的心声,是浪费时间,是没有必要的。知心姐姐在她的著作中有这样一段话:通过母子间的交谈,父母得到的是生命的信息,而孩子得到的是人的自信。这种平等,是心理上的平等,它让一个孩子从小体味到人的尊严。父母的倾听会使未成年的孩子从小学会以平等与尊重的心态与人建立联系,会使孩子觉得自己很重要,也可以减少孩子的烦恼,更可以以自己的生活经验来帮助孩子认识生活,解决实际生活中困扰孩子情绪的问题,让孩子过得轻松、快乐。 (二)只知其一不知其二的家庭教育 进入青春期的孩子都会有明显的生理和心理的反应,但反应的个别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有的外向孩子反应强烈,有的内向孩子反应舒缓甚至表面很平静。前者从客观上会引起家长的关注、会造成矛盾的激化,使成长问题明朗化,一般不会导致严重的心理问题;后者的成长问题则往往被家长忽略,许多家长说孩子一直都很乖,没想到会弄成这样。作为一名中学生家长,务必要懂得孩子的心理,只一味地按自己的想法和标准想当然地去要求孩子,甚至于去逼迫孩子,那不仅不能培养出人才,而且连培养出一个健康的孩子都危险。四家长们的素质参差不齐,但孩子又无法选择父母。高尔基说:“爱孩子,那是连母鸡也会的事。”为人父母者,不爱自己的子女者微乎其微,舔犊之情,动物尚有,何况人乎?对子女的爱是人性的集中体现之一。而在当今的独生子女家庭里对子女的爱就更为强烈。然而这种爱太多、太滥使爱的性质发生了变化,往往是爱子有余而教子不足,结果只能是“慈母败子”,培养出“比先天愚型儿更可悲的情感愚型儿”。 家长爱的动机和效果没有呈正相关关系。与学校教育相比,家庭教育有其优点和长处。家庭教育的特点表现在以下几点:家庭教育他们之间更多一层血缘关系。父母有一种特殊的信任感与亲切感,因而,对父母的教诲愿意听取。家庭教育主要是在日常生活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