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岁学前儿童心理评估和咨询.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0-6岁学前儿童心理评估和咨询

第一节 “偷拿”行为的分析与矫正 一、摘要: 1、“偷拿”行为的定义 2、“偷拿”行为的形成原因 3、“偷拿”行为的矫正方法 二、具体内容: 1、“偷拿”行为的定义: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失行为,孩子在成长过程中,总会这样那样的过失行为,这些过失行为往往带有很大的盲目性、偶然性、试探性和好奇性。偷拿东西也是一种过失行为,但是在学龄前的儿童不具有“偷”的概念。 2、“偷拿”行为的形成原因: (1)孩子是非界限模糊 (2)孩子的需求未被满足 (3)不良榜样的影响 (4)满足某种感情需求 (5)自制力较差 3、“偷拿”行为的矫正方法: (1)问清楚原因 (2)解决当前的行为 (3)预防将来可能发生的行为 ①建立规则和物权概念 ②给孩子适度零花钱 ③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第二节 说谎行为的分析和矫正 一、摘要: 1、说谎行为的概念 2、说谎行为的分类及原因分析 3、说谎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具体内容: 1、说谎的概念:说谎是指个体或群体有意或无意作出与事实不符的陈述或用不正确的方式隐瞒事实真相的行为,是为了得到某种好处、逃避不愉快、减少恐惧心理等而为之的言行。 2、说谎的分类: (1)无意性说谎 (2)模仿说谎 (3)有意说谎 3、说谎的形成原因: (1)逃脱惩罚恐惧心理作祟 (2)取悦他人的虚荣心理驱使 (3)“意义障碍”期的反抗心理 (4)惰性心理 (5)“模仿”的强化 (6)“异化”的教育方法 (7)群体压力的“从众” (8)社会媒体和社会不良信息的影响 4、说谎行为的矫正策略: (1)行为矫正法 ①.消退法 ②.惩罚 (2)动机控制法 (3)认知方面的矫正策略 ①.想象抑制法 ②.想象示范法 ③.事实暗示法 (4)社会学习理论的辅导策略 ①.示范引导法 ②.示范抵制法 第三节 虐待动物行为的分析与矫正 一、摘要: 1、虐待动物行为的定义 2、虐待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3、虐待动物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具体内容: 1、虐待动物行为的定义:虐待动物是指使动物承受无法忍受的痛苦的行为。儿童虐待小动物的行为实际是孩子心理障碍的行为表现,在很大程度上是孩子发泄心中郁闷、缓解紧张情绪的一种方式。 2、虐待动物行为的形成原因: (1)对新环境新生活的不适应 (2)学习压力转化为攻击行为;家教过严造成孩子心理紧张 (3)家庭不和,孩子感受不到父母亲的温暖 (4)暴力电影电视的影响,爱模仿英雄人物 (5)认知能力不成熟,辨别是非能力差 3、虐待动物行为的矫正策略: (1)一是查找造成这种不良行为的原因,分析是哪种压力造成的,然后根据具体情况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去减轻、缓解孩子的心理压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2)加强爱心教育 (3)对孩子多些关心和爱护 (4)适当使用奖惩手段矫正不良行为 第四节 尿床行为的分析与矫正 一、摘要: 1、尿床行为的定义 2、尿床行为的形成原因 3、尿床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具体内容: 1、尿床行为的定义:遗尿症俗称尿床,指儿童在5岁以后,仍然经常性不自主地排尿,大多数发生于夜间。 2、尿床行为的形成原因: (1)遗传因素 (2)疾病及生理因素 (3)精神心理因素 (4)睡眠过深 (5)排尿训练不当 3、尿床行为的矫正策略: (1)调整饮食 (2)建立合理生活制度 (3)临睡前不宜过分兴奋,并把小便排干净 (4)建立条件反射 (5)膀胱功能锻炼,甚至药物治疗 第五节 自私行为的分析与矫正 一、摘要: 1、自私行为的定义 2、自私行为的形成原因 3、自私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具体内容: 1、自私行为的定义:学前儿童的自私行为指的是学前儿童在吃喝等日常生活上目无他人,在其他事情上也会只想到自己,而不在乎、关心他人的行为。 2、自私行为的形成原因: (1)儿童有天生的利己倾向 (2)家庭成长环境的影响 ①.家庭结构的影响 ②.家庭状况与家庭教养态度的影响 (3)对周围人的不良行为的模仿 (4)物质生活的优越助长了幼儿的自私行为 3、自私行为的矫正策略: (1)了解“自私”与“幼儿自我表现”的区别 (2)营造健康和谐的家庭环境 (3)更新家长观念,爱儿不溺儿 (4)家园合作,在群体生活中培养关爱心 第六节 退缩行为的分析与矫正 一、摘要: 1、退缩行为的概念 2、退缩行为的形成原因 3、退缩行为的矫正策略 二、具体内容: 1、退缩行为的概念:一般来讲,大多数孩子与其他小朋友能蠹洽相处,一起玩耍,但是有些

文档评论(0)

xjj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