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域产汇流的计算过的程
工程水文学;第四章 流域产汇流计算;第二节 降雨径流要素计算
一、流域降雨量
降雨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降雨历时、降雨过程、降雨分布、笼罩面积及暴雨中心位置等。
降雨量指与洪水过程相应的一次降雨过程的总量,它可以指某个雨量站的降雨量,若对一个流域而言,则指流域的面平均雨量。;1、流域平均雨量计算
(1) 算术平均法
条件:流域内雨量站分布较均匀、地形起伏变化不大。;(2) 垂直平分法(泰森多边形法)
条件:流域雨量站分布不太均匀,为了更好地反映各站在计算流域平均雨量中的作用。
假设:流域各处的雨量可由与其距离最近的雨量站代表。;(3) 等雨量线法
条件:当流域地形变化较大,而雨量站分布较密,能结合地形变化绘制等雨量线时。;2、降雨量过程线
(1)降雨强度过程线
表示降雨强度随时间的变化过程。;二、径流量计???; 从径流形成过程分析可知,地表径流与壤中流汇流情况相近,出流快、退尽早,并在洪水总量中占比例较大,故常将二者合并分析计算,称之为地面径流。
地面径流退尽后,洪水过程线只剩浅层地下径流和深层地下径流,流量明显减小,会使过程线退水段上出现一拐点。由于地下径流出流慢、退尽也慢,所以洪水过程线尾部呈缓慢下降趋势,常造成一次洪水尚未退尽,又遭遇另一次洪水的情况。所以,要想把一次降雨所形成的各种径流分割独立开,需要两种意义的分割:次洪水过程的分割与水源划分。 ;一次洪水流量过程;;(二)次洪水过程的分割
次洪水过程分割的目的是把几次暴雨所形成的、混在一起的径流过程线独立分割开来。此类分割常采用退水曲线进行。分割时,可将退水曲线在待分割的洪水过程线(应与退水曲线纵、横坐标比例一致)的横坐标上水平移动,尽可能使某条地面退水曲线与洪水退水段吻合,沿该线绘出分割线即可。; 退水曲线是反映流域蓄水量消退规律的过程线,可按下述方法综合多次实测流量过程线的退水段求得:取若干条洪水过程线的退水段,采用相同的纵、横坐标比例尺,绘在透明纸上。绘制时,将透明纸沿时间坐标轴左右移动,使退水段的尾部相互重合,作出一条光滑的下包线,该下包线即为地下水退水曲线,反映地下径流的消退规律。;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基流的分割:
取历年最枯流量的平均值或本年汛前最枯流量用水平线分割(ED线)。;(三) 径流量的计算
分割完成后,各种径流过程即可独立开,可计算其径流量,即求各自的面积。
黄色的面积(ABCDFA):;;(四)水源划分
次洪水过程的分割完成后,再进行地面径流、浅层地下径流、深层地下径流的划分,即按水源进一步划分径流。
深层地下径流由承压水补给形成,其特点是小而稳定,常称为基流。可以通过分析、调查径流资料合理选定。选定基流流量后,可在洪水过程线底部用平行线割除基流。该线以下径流即为深层地下径流。
地面径流与浅层地下径流的分割常采用斜线分割法:用退水曲线确定洪水退水段上的拐点,从洪水起涨点向点画一斜线,该线以上为地面径流,该线与平行线之间为浅层地下径流。;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Slides for .NET 3.5 Client Profile 5.2.0.0.
Copyright 2004-2011 Aspose Pty Ltd.; 也可用经验公式确定从洪峰流量出现时刻至直接径流终止点的时距N,由此确定B点。;;三、前期影响雨量
降雨开始时, 流域土壤的干湿程度(即土壤的含水量大小)是影响降雨形成径流过程的一个主要因素。
如何来表示流域的土壤含水量?
前期影响雨量Pa、流域的蓄水量W;(一)前期影响雨量Pa的计算公式
;(二)流域最大蓄水量WM和消退系数K
1.流域最大蓄水量WM——流域蓄水容量
田间持水量与调萎系数的差值
;2. 消退系数K
消退系数综合反映流域蓄水量因流域蒸散发而减少的特性。
流域蒸散发取决于:
1)流域蒸散发能力EM;
2)流域供水条件,即流域蓄水量WM;
第t日的流域蒸发量:; 若第t日无雨,则该日流域前期影响雨量的减少全部转化为流域蒸散发,故:;K6=1-5.6/100=0.944;第二节 流域产流分析;第二节 流域产流分析;一、包气带对降水的再分配作用
(一)包气带地面对降雨的再分配作用
以流域内某一单元土柱为例,设某一时刻地面的下渗能力为 ,降雨强度为 。若 ,则实际下渗率为 ,其余部分( )形成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