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流民与上海租界社会.PDF

  1. 1、本文档共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流民与上海租界社会

流民與上海租界社會 ● 馬陵合 一 租界社會對流民的吸附力 流民是流動人口的一種類型。在沒有嚴格的戶籍管理下,他們最基本的特 點是缺乏穩定而良好的住所,職業具有較強的臨時性與不穩定性。對於城市來 講,離村農民是其主流。他們源於 「移民」,進入城市社會後因未被完全容納為 其中一部分,遂成為城市社會的附屬階層。對於上海租界這個特殊的城市區域 來說,流民是最低賤的階層,所包含的人群十分複雜,既有完全失業的乞丐、 盜賊,又有處於半失業或隱性失業狀態下的各種苦力 (如築路工、碼頭工人、人 力車夫、手工業者、幫工等)和一些以女性為主的服務性人群 (如女傭、娼妓)。 流民最基本的特點是 他們有兩個共同特點:一是以離村農民為主要來源;二是工作生活具有流動 缺乏穩定而良好的住 所,職業具有較強的 性。 臨時性與不穩定性。 近代農村衰落,使農民離村進入租界的數量相當龐大,但因流民本身的流 對於城市來講,離村 動性和缺乏完善戶籍登記制度,我們很難對其作出精確的統計,只能從一些側 農民是其主流。 面稍稍展現他們的概況。1930-1936年,上海失業、半失業人口達60-70萬,佔總 20% 60% 人口的 1 ;而租界人口則佔上海人口的 左右,由此可以想見租界中失業 人口之多。位於租界邊緣的棚戶區更能反映流民隊伍之龐大。1926年公共租界 及毗連邊緣地帶即有棚戶居民1.4萬戶。根據大統路蕃瓜弄棚戶區202戶的調查資 16-45 404 142 35.5% 184 料 , 歲的勞動力 人,其中 人失業,佔 ; 人拉人力車、三輪 46.04% 76 18.81% 1 車或做流動小販餬 口,佔 ;只有 人在工廠工作,佔 2 。表 是 根據零星資料進行的統計,流民的狀況由此可略見一斑 。 研究流民形成的關鍵 ,在於上海租界社會對外來人口的吸附力。所謂吸附 力,應是城市化過程 中所產生的承受力和附力的合力。在這起決定作用的 是城市化水平的高低 。城市化水平並不能以租界 內「康莊如砥 ,車馬交馳」的繁 華外觀來涵蓋 ,而在於其城市特性和經濟功能,以及由此而產生的對農村勞動 表 1  流 民 職 業 人 口 分 布 流民與上海 47 租界社會 職業 人數 統計年份 資料來源 人力車夫 100,000 1939 a 碼頭工人 50,000 20年代 b 妓女 7,791 1915 c 野 37,140 1920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