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doc

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

贫困的概念标准与中国当前的贫困现状 贫困的概念及其原因 贫困的概念 贫困是一个复杂的社会现象贫困,它是伴随着人类发展而产生的。对于贫困问题研究最早的是英国的布什和朗特里,他们与1889年就对贫困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系统的研究。目前国际上主要是从三个视角对贫困进行了定义,即资源缺乏、机会缺失、个体能力不足。国内有学者将其定义为:“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背景下,部分社会成员由于缺乏必要的资源,而在一定程度上被剥夺了正常获得生活资料参与经济和社会活动的权利,并使他们的生活的持续地低于常规生活标准。” 图1-1,贫困概念的不同层面 贫困主要包括绝对贫困和相对贫困两种基本类型。所谓绝对贫困,是指在特定的社会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下,个人和家庭依靠劳动所得或其他合法收入,不能满足基本的生存需要,生命的延续受到威胁。所谓相对贫困,一方面指随着社会经济发展,贫困线不断提高而产生的贫困;另一方面指同一时期,不同地区之间、各阶层之间、各阶层内部不同成员之间的收入差别而产生的贫困。显然,相对贫困是与低收入概念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在经济发展的初级阶段,由于发展水平较低,人们更多注重绝对贫困问题;而当经济进入中高级阶段,则更多关注的是相对贫困问题。 除此之外,贫困类型还包括个人贫困、普遍贫困、结构性贫困和阶层贫困、区域贫困积累。其他几类较好理解,在此解释一下结构性贫困。所谓结构性贫困是指在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均收入的条件下,由于收入分配的不平等而导致的一部分社会成员的收入和实际生活水品明显社会低于社会平均水平,因而构成了人口中的贫困部分。我国东部的人口基本属于这一类,而其他大部分地区则是相对贫困。阶层贫困和区域贫困是我国贫困的主要类型。 我国产生贫困的原因 形成贫困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并且往往是多种因素相互叠加影响的结果。我国由于地理、历史、社会等多方面的因素的影响导致了我国目前的贫困现状。具体有以下因素: 自然因素 首先,我国位于亚欧大陆,东临太平洋,地势西高东低,西南有被称为“世界屋脊”的青藏高原。大陆性季风气候显著,气候复杂多变,西部干旱少雨,南北气温和湿度相差较大,跨越热带,亚热带和寒温带三个气候带。近海大陆多台风,内陆多寒潮,西北华北多沙漠,南方雨多泥石流多,河流雨季洪水多。全国灾害气候多变,旱,涝,冻,风,沙等灾害频繁不断。贫困地区多处于这些条件差的区域,大多是干旱严重,降水量小,又主要集中在夏季。地表水源不能利用,喀斯特地形地表水渗漏严重。 其次,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主要是自然资源损耗,由于过度开垦,导致草原退化,土地沙化问题,水土流失严重,人口膨胀超过土地承载能力。 也正是由于这些原因,又产生了一系列的负面效应,比如产业结构单一且不合理,基础设施差、交通闭塞等这就从一定程度上使这些地区在经济发展中处于劣势地位,从而产生了贫困的循环。 社会发展不均衡 中国社会的是一个比较复杂的群体社会,所以贫困问题的表现也比较突出。在诸多产生贫困问题的因素中,社会发展不平衡是一个关键因素。改革开放的逐步发展路线促成了东西发展差距的拉大,而城乡二元体制又使我国的城乡发展不平衡,这就在一定层面上促使我国的贫困问题的多样性,国内一些学者将其分为区域贫困、阶层贫困、农村贫困、城市贫困等不同情况,具体的表现为: 一是区域贫困与阶层贫困并存。1994年“八七扶贫攻坚计划”中确立的592个国家贫困县或市虽在近几年中陆续有部分县市摘掉了贫困县的帽子,但仍然有相当部分贫困地区未能摆脱贫困;而城市阶层贫困问题却正在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显突出,据1996年的统计资料,按五等分法将城镇居民收入划分为最高、次高、中间、次低与最低收入户,上海最高收入户的人均收入是最低收入户的3.95倍,广东为4.72倍,内蒙古为5.03倍;1997年按城乡居民家庭人均收入计算,收入差距仍在扩大,收入最高的1/5人口占有全部收入的51.4%,而收入最低的1/5人口仅仅占有全部收入的4.06%;区域贫困问题与阶层贫困问题此消彼长的趋势,既反映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收入分配的不平等与社会发展的不平衡,也决定了政府在继续做好扶贫工作的同时还宜及早筹划缓和阶层贫困问题的对策。 ??二是乡村贫困与城市贫困并存。从世界范围考察,可以发现发达国家的贫困人口主要集中在城市(如美国人口普查局1999年的统计表明在各大都会地区,市中心地区居民的贫困率是18.5%,比郊区居民的贫困率8.7%高出一倍多),而发展中国家的贫困人口则主要集中在乡村,中国的现实却是城市贫困与乡村贫困并存,到1998年时乡村的贫困人口比率为4.6%,城市贫困人口比率则为5.3%,城乡贫困人口在总量指标上虽然存在着一定差距,但从贫困发生率来看,城市与乡村均在4%以上,从而表明城市贫困问题日益突出。 表1-1:城市农村的主要数据对比《中国统计年鉴-2010》 10-1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