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泰州2007年初中语文达标检测卷江苏泰州2007年初中
江苏省泰州市2007年初中语文达标检测卷
江苏省泰州市2007年初中语文达标检测题(一)
检测时间:100分钟 满分:100分
班 级 学 号 姓 名 得 分
一、选择题(12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裨益(bì) 酝酿(niàng) 广袤(mào) 称职(chèng)
B.镌刻(jùn) 褒贬(bāo) 殉职(xùn) 聘请(pìn)
C.归省(shěng) 汲取(jí) 裸露(luǒ) 澄清(chéng)
D.蓑衣(suō) 应和(hè) 自诩(xǔ) 蓦地(mò)
2.下列标点符号的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A.“你到哪里去了?你这坏孩子。”妈妈问。
B.亲近文学,阅读优秀的文学作品,是一个人增长知识,提高修养,丰富情感的极为重要的途径。
C.“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
D.她的书橱里摆放着《西游记》、《水浒》、《朝花名拾》、《童年》……等名著。
3.下面句子成语运用错误的一项是( )
A.妈妈语重心长地给我讲了沉迷于网络的害处。
B.在英伦海峡上,没有任何一个海员能与他相提并论的。
C.不言而喻,贝多芬、爱因斯坦、莎士比亚是光辉灿烂的明星。
D.大家对王教授的现身说法很满意,认为他的话的确是抛砖引玉之言。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
A.大家去郊游时一定要注意交通安全,防止不要发生意外事故。
B.这篇小说完美地塑造了一个普通船长的光辉事迹。
C.从他上学的那天起,语文对他就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D.能不能战胜自己思想上的弱点,是一个人在事业上能否成功的关键。
5.下列说法有错误的一项是( )
A.《社戏》一文写了作者童年时在平桥村看戏的经历,表现了劳动人民的纯朴可爱。
B.巴金的《繁星》按时间顺序,状写了“我”在不同时期不同地点观看繁星的情景,抒写了“我”热爱自然、向往美好生活的感受。
C.《三峡》作者是北魏时期的郦道元,全文动静结合,短短一百多字,却写出了七百里三峡的万千气象。
D.《天上的街市》以民间故事为题材,运用联想和想象的手法,寄托了作者的社会理想。
6.下列各句中对加点的文言词语理解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
A. 哀转久绝(断绝) 不亦惑乎(糊涂) 默而识之(认识)
B.置之其坐(同“座”)学而不厌(厌倦) 略无阙处(完全)
C.可以为师矣(凭借)自度其足(指郑人的) 或王命急宣(有时)
D.良多趣味(实在) 而剑不行(但是) 试之以足(代指鞋)
二、按要求答题(共22分)
7.下列词语中共有四个错别字,找出后按顺序改正在空格里。(2分)
和谐 相提并论 喜出望外 奇貌不扬 谈笑风生
悠扬 骇人听闻 摇摇欲坠 根深底固 一鸣惊人
安祥 重岩叠嶂 漫不经心 眼花缭乱 陈词烂调
改 正 8.根据提示补写名句或填写课文原句(6分)
(1)天街小雨润如酥, 。 (2) ,江春入旧年。
(3)我寄愁心与明月, 。 (4)差之毫厘, 。
(5)“ ”,刚起头儿,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
(6)《论语》中阐明学与思辩证关系的语句: , 。
9.阅读王湾的《次北固山下》,完成(1)—(2)题(4分)
客路青山外,行舟绿水前。
潮平两岸阔,风正一帆悬。
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1)颔联中“风正一帆悬”可否改成“风正数帆悬”?为什么?(2分)
(2)颈联“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被前人评价为“形容景物,妙绝千古”,你认为它“妙”在何处? (2分)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