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人为何热衷成功
中国人为何热衷成功?
2012年09月26日14:18 来源:中国周刊
“这个世界上,真有一种叫‘成功学’的学问吗?”
这几年,类似这样的讨论,在图书策划人卢国俊和他出版界的朋友之间,呈现愈演愈烈之势。九十年代初期,以“卡耐基经典系列”热卖为开端,中国人开始进入读“成功学”的时代。现在,十多年过去,市场似乎已经给出了答案。
读者喜欢成功学。从首都机场T3航站楼书店,到乡镇地摊儿,穿皮鞋或者胶鞋的都会把手伸向《我的成功可以复制》。
时评人石述思在《为什么那么多人痴迷成功学》一文中写道:“成功学以速成为噱头,以名利为药效,误导急于走捷径成为人上人的商界准精英们投身其中,在一种人为营造的集体无意识中不能自拔。”
他将这类成功学比喻为“红丸”——古时皇帝为了追求长生不老而服用的丹药,“刚吃下时可能红光满面、状态好得能每晚连幸数妃,但结局都一样——暴毙。”
“其实,中国人喜欢的是成功,”卢国俊又补充了一句,“其实背后是更害怕失败。”
热浪
1998年12月中旬,人们惊奇地发现中央电视台开始在在黄金时段——《焦点访谈》播出前播放一条特殊的广告。
广告里,在一个巨大的图书模型前,著名电影导演谢晋拿着一本封面为黄色的书,说:“《学习的革命》,可以帮助我们改变孩子的一生。”
《学习的革命》是一本关于学习方法的书,由美国人沃斯和新西兰人德莱顿合著,作者颠覆了以往的学习理念,力求在最短时间里获得最大效益和最佳结果。
北京科利华集团出版了这本书。出版之始,科利华集团就对外宣布,将投资一亿元,推广发行1000万册《学习的革命》。12月12日,第一次印刷的500万册在全国范围内同一时间隆重上市。科利华集团同时出击30多个大城市举行巡展活动。
“它让中国读者第一次有了‘成功励志’的图书概念。”卢国俊说。
这本总共524页的书,右页是正文,左页是名人名言、读者文摘之类,十几个字甚至几个字就占一页。
当时,曾有媒体记者到美国最大的网上图书销售站A查阅该书英文版的销售情况。从1997年初就在美国上市,历经两年,《学习的革命》在A卖了不到两万册,用畅销书的标准来衡量可以说业绩平平。
可《学习的革命》带来了中国“成功励志”的热浪。值得一提的是,《学习的革命》出版后,一部叫做《学生的革命》的三卷本也横空出世,声称是一种“源于美国风靡台湾的快速学习法”。
这股热浪在不断强化。《人性的弱点》、《谁动了我的奶酪》、《把信送给加西亚》等销量巨大的励志类读物不断出现在中国读者面前。
2009年,是“职场成功学”的鼎盛之年,以《杜拉拉升职记》、《浮沉》为代表的职场成功学书籍大火。2008年的金融危机,让“裁员”和“自保”成为职场两大关键词,《杜拉拉升职记》这样的小说,迅速被披了件职场必读的外衣。
“图书和社会状态,有着紧密联系。”这种热潮很容易让卢国俊想起2000年左右的IT热时,IT类图书也跟着大火爆的情形。当时,市场主力图书是计算机类图书,全国六七百家出版社,至少有500家在做计算机的书。
在“成功学”热浪席卷中国的最初几年,学生尤其是高校学生是一个巨大的读者群体。他们需要从这些书里汲取营养,面对即将到来的人生挑战。后来,上班族、企业高管、政府人士等纷纷加入读“成功学”的队伍,成功学的读者群体究竟是什么,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
在出版人潘良看来,“(这)说明大部分人认为自己内心不够强大,需要凭借外力去推动自己成长。”
可悲
一个得到业界认可的事实是,成功励志书的门类很多,可总体方向有两个:一个方向是向外的,多数着眼于追求成功,适合工作上提升和处理人际关系的;另一个系列是向内的,是面向读者内心,强调修养的。
还有种更简单的分类:国产的和外国版权的。
卢国俊说,从书名上大致可以分辨出究竟是国内还是国外的成功学。类似于一个什么人的发财记、年薪百万的秘密、圈子决定成功之类的书,基本上都是国内的成功学书籍。而类似于“正能量”、“当下的力量”之类的,则大多为外版成功学。
“国外大多都是从提升自身出发,而国内则更多从外部出发,看重与外界的联系,”卢国俊总结说,“归纳起来就是几个经常占据封面的大写词语,圈子,关系,人情。”
2008年6月,中国青年出版社出版了美国新智慧学家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七个习惯》,结果引发了一阵跟风热潮,类似“十大性格”、“八个诀窍”这类标题的成功学书籍层出不穷。
“这也是中国人的‘成功学’。”卢国俊说。
去年年底,卢国俊接到了一个让他兴奋的电话。
电话来自台湾“综艺天王”吴宗宪的经纪人。经纪人说,宪哥的公司想在大陆发展,想要在大陆出本自传,配合宣传,讲讲人生故事。
卢国俊心里一阵激动:“宪哥可是红遍华人世界啊,出自传是美事一桩。”
励志人生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