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文学史 袁行霈第一编第二编.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与文学史 袁行霈第一编第二编

绪 论第一节 文学本位、史学思维与文化学视角一、文学史和文学史学1、中国古代的史学家和文学家早已注意到文学的发展和变迁,并作了许多论述。这些论述。这些论述散见于史书、目录学著作、诗文评论、文学总集或选集的作家小传中;在一些序跋、体积及其他文章中也有所涉及。史家记述:司马迁《史记?屈原贾生列传》为屈原、贾谊立传,涉及宋玉、唐勒、景差等屈原之后贾谊之前辞赋家,文学发展过程初步描述。班固《汉书?司马迁传赞》,《史记》前史官之文发展过程追述;齐梁沈约《宋书?谢灵运传论》,南朝宋以前诗歌发展历程,关于诗歌史比较详细论述。(南朝宋)范晔撰《后汉书》,始创《文苑传》,将22位文学上有成就的人的传记合在一起,按时代先后排列,提供文学发展线索。目录学著作:斑固在刘歆《七略》的基础上撰成《汉书?艺文志》,其《诗赋略论》对诗赋发展有初步的描述。此后,如《隋书?经籍志》、《旧唐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大都继承《汉书?艺文志》传统,在著录书目的同时考辨源流。(清)幻昀《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可算是这类书中的集大成者。在诗文评方面:(梁)刘勰《文心雕龙》《明诗》以下20篇论及文体形成过程,《时序》等篇也有关于文学发展论述。(梁)钟嵘的《诗品序》,文学发展详细论述。郑玄《诗谱序》追述诗歌起源,历数周文、武、成王以至懿、夷、厉、幽王时政治变迁与诗歌关系,政治角度对诗歌发展描述。(西晋)挚虞《文章流别论》文体流变角度,论述文学发展。白居易《与元九书》,《诗》、《骚》以来诗歌发展历程作总结。李清照的《词论》追述了词的发展概况。(元)辛文房《唐才子传》为398位唐代诗人作传,间有评论,从中可以看 出唐诗发展的因革流变。张溥《汉魏六朝百三名家集》题辞,汉魏六朝文学发展脉络。钱谦益《列朝诗集小传》,对明代诗人一千六百余家作了评述。《全唐诗》,为唐代诗人作简介,可看到唐代诗歌发展线索。2、中国文学史著作:20世纪初出现,林传甲在京师大学堂编写的讲义《中国文学史》为具有代表性的滥觞之作。谢无量《中国大文学史》、胡适《白话文学史》上卷、郑振铎《插图本中国文学史》、刘大杰《中国文学发展史》、中国科学院文学研究所《中国文学史》、游国恩等主编《中国文学史》,分别代表了20年代、30年代、四五十年代、60年代文学史著作所能达到的成就。王国维的《宋元戏曲史》、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在分体文学史最早、最有影响著作。二、文学史的内容文学史是文学的历史,文学史著作要在广阔的文化背景上描述文学本身演进的历程。把文学当成文学来研究,文学史著作应立足于文学本位,重视文学之所以成为文学并具有艺术感染力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围绕文学创作来阐述文学的发展历史。文学研究的最外围是文学创作的社会政治、经济背景。第二个层面是文学创作的主体即作家,包括作家的生平、思想、心态等。第三个层面是文学作品,这才是文学史的核心内容。与文学创作密切相关的是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文学理论是知道文学创作的,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是文学创作完成以后在读者中的反应。文学的发展史是文学创作和文学理论、文学批评、文学鉴赏共同推进的历史。与创作密切相关的而还有文学传媒总之,文学创作时文学史的主体,文学理论、文学批评和文学鉴赏是文学史的一翼,文学传媒是另一翼。所谓文学本位就是强调文学创作这个主体及其两翼。三、文学史学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文学史属于史学的范畴,撰写文学史应当具有史学的思维方式。文学史著作既然是“史”,就要寻译“史”的规律,而不满足与事实的罗列,也要注意文学史与其他相关学科的交叉研究,从广阔的文化学的角度考察文学。文学史的存在是客观的,描述文学史应当力求接近文学史的实际。四、其他因素对文学影响:1、先秦两汉文学作品之简练跟书写繁难有关系;2、唐宋词的演唱方式对创作的影响;3、印刷术发明以后大量文献得以广泛而长久流传,这对宋代作家学者化,进而对宋诗以才学为诗特点形成有重要影响;4、宋元说话艺术对小说创作影响,宋元戏曲演出方式对剧本创作影响。第二节 中国文学的演进一、文学演进的内部因素。(一)首先文学发展的不平衡:1、文体发展的不平衡。一方面,各种文体形成和成熟的时代不同;另一方面,各种文体从萌生到形成再到成熟,其过程的长短也不同。2、朝代的不平衡。3、地域的不平衡。一是不同朝代,各地文学的发展有盛衰;二是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文体孕育生长,从而使一些文体带有不同的地方特色。(二)相反相成的因素。1、俗与雅的相互影响、转变和推动2、各种文体(诗者缘情,赋者体物;诗不忌简,赋不厌繁;诗之妙在内敛,赋之妙在铺陈;诗之用在寄兴,赋之用在炫博);3、复古与革新之间的交替和碰撞;4、文与道的离合。二、文学演进的外部因素外部因素之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影响,民族的矛盾的影响,以及地理环境的影响等。第三节 中国文学史的分期一、三古、七段划分

文档评论(0)

wnqwwy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14141164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