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10 六国论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2
六国论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六国互丧 互:交互,由此及彼,由彼及此
B.暴秦之欲无厌 厌:厌倦
C.举以予人 举:拿
D.此言得之 得:得宜、适当
【解析】 B项,“厌”同“餍”,满足。
【答案】 B
2.下列句中加点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B.
C.
D.
【解析】 A项,之:助词,位于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结构助词,的。B项,于:介词,比/跟“至”构成固定短语,翻译成“到了……的结局(地步)”。C项,以:介词,凭借/介词,因为。D项,为:都是介词,表被动,被。
【答案】 D
3.与“洎牧以谗诛”句式相同的一项是( )
【导学号
A.与嬴而不助五国也 B.苟以天下之大
C.而为秦人积威之所劫 D.赵尝五战于秦
【解析】 C项,与例句一样都是被动句。A项,省略句,省略了主语“齐”。B项,定语后置句。D项,状语后置句。
【答案】 C
4.名句默写。
(1)苏洵《六国论》一文的中心论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
(2)苏洵在《六国论》中用形象的比喻表现六国子孙割地之轻率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苏洵在《六国论》中引用古人的话,用比喻表明割地赂秦必然招致灭亡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4)苏洵在《六国论》中设身处地为六国出谋划策,指出要好好对待贤才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六国破灭 非兵不利 战不善 弊在赂秦 (2)举以予人 如弃草芥 (3) 以地事秦 犹抱薪救火 薪不尽 火不灭 (4) 以赂秦之地封天下之谋臣 以事秦之心礼天下之奇才
5.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赂秦而力亏,破灭之道也。
译文:(2)不赂者以赂者丧。盖失强援,不能独完。
译文:【答案】 (1)六国的灭亡,不是(因为他们的)武器不锋利,仗打得不好,弊端在于用土地来贿赂秦国。拿土地贿赂秦国亏损了自己的力量,(这就)是灭亡的原因。(2)不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因为割地贿赂秦国的国家而灭亡,因为他们失去了强有力的外援,不能单独保全。
阅读课文第1~3段,完成6~9题。 【导学号
6.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
①破灭之道也(规律) ②率赂秦耶(全都) ③固不在战矣(所以) ④思厥先祖父(他的,他们的) ⑤诸侯之所亡(灭亡) ⑥以有尺寸之地(才)
A.①③⑤ B.①②⑤
C.③④⑤ D.②④⑥
【解析】 ①句中“道”为“原因,途径”的意思;③句中“固”为“本来”的意思;⑤句中“亡”为“丢失,失去”的意思。
【答案】 A
7.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组是( )
A.赂秦而力亏 而秦兵又至矣
B.破灭之道也 暴秦之欲无厌
C.弊在赂秦也 师道之传也久矣
D.小则获邑,大则得城 则秦之所大欲
【解析】 A项,连词,表顺承/连词,转折。B项,都是助词“的”。C项,助词,表肯定/句中语气助词,表停顿。D项,连词,用在对比句中,表对比关系,可译为“就”/连词,那么。
【答案】 B
8.第3段文字运用的论证方法是( )
①比喻论证 ②对比论证 ③类比论证 ④引用论证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解析】 第3段大量使用对比的论证方式。秦之得、诸侯之失,子孙之不甚惜、祖父之艰难,秦之欲无厌、诸侯之地有限皆是对比论证。最后引用古人之言,自然是引证之法了。
【答案】 D
9.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故不战而强弱胜负已判矣。
译文:(2)至于颠覆,理固宜然。
译文:【答案】 (1)所以,不用作战,谁强谁弱谁胜谁负已经决定了。(2)(六国)到了灭亡的结局,是理所当然的。
2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7 渴望生活-凡 高的艺术生涯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7 渴望生活-凡 高的艺术生涯精学精练 苏教版选修《传记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7奏议 教战守策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7奏议 本朝百年无事札子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8书信 上枢密韩太尉书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8书信 答司马谏议书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8书信 贺进士王参元失火书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9传状 圬者王承福传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9传状 方山子传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09传状 段太尉逸事状教师用书 苏教版选修《唐宋八大家散文选读》.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1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1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11 念奴娇 赤壁怀古 永遇乐 京口北固亭怀古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9 阿房宫赋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9 阿房宫赋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历史的回声 9 阿房宫赋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一专题 珍爱生命 4 说书人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2.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学业分层测评 苏教版必修5.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训练-落实提升 苏教版必修5.doc
- 2017-2018学年度高中语文 第三专题 报任安书(节选)教师用书 苏教版必修5.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