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pdfVIP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pdf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_张笃勤

林则徐与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 张笃勤 (武汉市社会科学院城市历史与文化研究所研究员 武汉 ) 430019 江汉平原地势低洼,历来是长江中游洪涝重灾区,清代以来更是十年九涝。林则徐在道光年间 摘要: 先后两度来湖北做官,为防治江汉平原洪涝灾害竭尽心力,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在充分挖掘利用原始文 献的基础上,从水利史与环境生态学角度,对林则徐在江汉平原的治水救灾实践进行了系统考察和深入 分析。 林则徐 江汉平原 洪涝防治 关键词: 中图分类号: 文献标识码: 文章编号: ( ) G122 A 1004-0730200806-0137-09 江汉平原河流纵横,湖泊众多,气候温湿,降雨量 率越来越高。唐朝平均 年一次,宋元时期增加为 18 大,既是著名鱼米之乡,又是洪涝重灾区。所以,筑堤 年一次,到明清时代发展到 年一次。频繁的洪 7~8 4 防汛,抗洪救灾,历来是这一地区关系国赋民命、地方 水漫溢,给江汉平原及湖北沿江地区社会经济和人民 治乱的一大要政。上至朝廷,下至当地官员,对此都不 生命财产造成严重损失。如清乾隆五十三年六月 敢掉以轻心。林则徐在道光年间先后两度来湖北做 ( 年 月)荆州万城堤溃决,使荆州满汉两城同 1788 7 官,当时正是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频发期,为了保护民 时被淹,死亡约 万余人,公私财产损失难以数计。从 1 众生命财产安全和官府钱粮征收,维护社会秩序稳 荆州惨案发生到嘉庆十三年止,湖北各地连年漫溃堤 定,他在政务繁重之际,大力督率筑堤防汛,积极组织 工 多处,溃口从数十丈到数百丈不等。尤其从嘉庆 50 被水地区民众生产自救,为江汉平原洪涝灾害防治作 十三年到道光十八年, 年间,汉江无一年不报溃 30 出了贡献。深入研究林则徐在江汉平原的治水救灾实 漫。每次水灾,轻则田淹歉收,重则家毁人亡。 践,不仅是对这位近代中国伟大民族英雄的缅怀,也 江汉平原日趋严重的洪涝灾害,不仅是当地官民 可为当代长江中游抗洪救灾提供历史借鉴。 的心头大患,也引起朝廷的高度关注。朝廷不仅设有 水利专官,负责修堤防汛事宜,同时也把水利作为考 一、江汉平原洪涝灾害及其成因 核地方官员政绩、决定地方官员奖惩升迁的重要依据 之一。康熙十三年(1748年),朝廷规定湖北滨江各府 江汉平原河湖密布,加上客水来量巨大,丰沛的 县,分别设同知、州同、县丞、主簿、典吏专管堤防事 水量,一方面为社会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使其 务,在每年夏秋汛涨季节,各在所辖地方,率领各管段 成为全国著名的鱼米之乡,另一方面,由于属亚热带 堤老、圩甲,搭盖棚房,置备防汛器材、物料,驻堤看 季风气候区,降雨在区域和时段上分布不匀,极易造 守。总督从四月初一开始亲自巡查江汉堤防,将水势 成洪涝之灾。因此,在江汉平原各种自然灾害中,洪涝 涨落尺寸每五日填单通报一次,直至白露节江汉归槽 1 灾害一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