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第26卷。第1期 科学技术与辩证法 V01.26No.1
2009年2月 andDialectics
Science,Technology Feb.,2009
·技术哲学·
解读新卢德主义对新时代的技术特征分析
陈红兵
(东北大学科技哲学研究中心,辽宁沈阳110004)
摘要:对当代技术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和判断是新卢德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分析新卢德主
义关于新时代的技术特征对于考察新卢德主义思想理路具有重要意义。新卢德主义者提出了对新技术时代来临
的理解,并分析了新技术时代技术的三个特征:技术是按照自我逻辑演化的巨系统、技术具有非中立性和技术具有
广泛渗透性并产生多方面影响。新卢德主义关于新时代的技术特征的分析呈现了鲜明的人文主义技术批判特色。
关键词:新卢德主义;技术时代;技术系统:技术批判
中图分类号:N0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5680(2009)01—0057—04
新卢德运动的发生有其特定的科技、政治、经济 字化技术,及由其作为主导技术而引发的一系列众
和文化背景,其中科学技术的发展状况及其社会影 多的新发明以及计算机数字化技术对生活产生的广
响是新卢德运动产生的直接动因。对当代科学技术 泛而深刻的影响,称为第二次工业革命。[1脚就第二
发展状况及其社会影响的分析和判断不仅是新卢德 次工业革命何时开始的问题,塞尔也说是很难回答
主义技术批判思想的有机组成部分,也是新卢德主 的,他也列举出几种不同的答案,有从1945年原子
义者展开其批判思想的起点。因此,分析新卢德主 弹爆炸算起的,有从1949年美国人发明了带有新帝
义关于新技术时代特征的认识对于考察新卢德主义 王概念的“不发达”一词,并发起一场所谓正义的运
思想理路具有重要意义。新卢德主义者对当代科学 动,“让科学发展和工业进步有益于不发达地区的
技术的发展状况有着各自的判断,其中塞尔和曼德 经济增长和社会状况的改善”,还有的是从1951年
尔的观点最具有代表性。 洲际电视广播的出现,随后光缆的发明以及1976年
一新卢德主义对新时代的独特界定 第一个传播卫星的成功发射;或者1970年第一次基
因重组开始,1971年第一次的基因工程细胞,直到
K.塞尔(K.Sale)是新卢德运动中非常活跃的
人物,他一方面细致地研究发生在18世纪上半叶捣 1973年的重组DNA。塞尔承认,每一种划分都有合
毁机器的老卢德运动,著书立说、躬身实践地为老卢 理性,都揭示了不同技术领域具有重大意义的转折
德运动辩护,替贬义的“卢德意象”正名。他直接对 性成就。塞尔还指出,给出确切的日期或者确切的
新技术时代特性进行了自己的理解和阐释,为自己 技术作为时代划分依据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要看某
所投身的新卢德运动进行合理性辩护。为了其理论 类技术变化对我们的生活、工作、思想、政治、市场、
和实践斗争的需要,塞尔对技术时代提出了自己的 文化、休闲带来怎样的影响。…206一斯作为新卢德主
看法。他把蒸汽机时代称为第一次工业革命,而把 义者,塞尔之所以要明确第二次工业革命是何时和
1971年芯片和微处理过程完善化带来的计算机数因何来临,是因为他认为第二次工业革命出现了与
【收稿日期】2008—04—30
【基金项目】 辽宁省教育厅高等学校科研项目一新卢德主义技术哲学思想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意蕴阐释
【作者简介】 陈红兵(1966一),女,江苏泗阳人,副教授,博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本土化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回顾与展望——“管理学在中国”2013年会(第6届)述评.pdf
- 毕业生再次签约管理的思考与实践——以北京地区某高校2010-2012届毕业研究生为例.pdf
- 表面增强拉曼光谱对西地那非类药物的快速检测.pdf
- 波长色散X射线荧光光谱法快速测定大气 PM2.5中Cu和Zn的含量.pdf
- 财富管理全球趋势、中国前景与商业银行应对策略.pdf
- 超大规模管理优化问题的求解城市小区粪渣清运排班案例研究.pdf
- 超高层住宅群塔选型布置设计与安拆运维管理综合技术.pdf
- 程序管理在预防难免性压疮中的应用.pdf
- 持续质量改进在骨创伤患者疼痛管理中的应用.pdf
- 齿轮表面强化技术研究现状.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