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pptVIP

  1.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0年哈尔滨省中考语文模拟

1. 赠从弟? 刘桢???东汉末年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作者简介】 刘桢(?-?217),汉末诗人,字公干,东平(今山东省东平县)人,其诗风格劲挺,不重雕饰。建安七子之一。曹丕曾称赞他的五言诗“妙绝时人”,但作品流传很少,仅存十五首。? 【注释】 1、刘桢有《赠从弟》诗三首,都用比兴。这是第二首,作者以松柏为喻,勉励他的堂弟坚贞自守,不因外力压迫而改变本性。? ???? 2、亭亭:高耸。?3、瑟瑟:?风声。?4、罹:遭受。凝寒:严寒。罹凝寒:遭受严寒。 【译文】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 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赏析】 诗人希望堂弟能像松柏那样坚贞自守,不因外力的压迫而改变本性,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突出了它与作为对立面的狂风、冰霜的搏斗,可谓是通过典型环境来刻画典型性格,使松柏的形象以胜利者的姿态傲然挺立在高山之巅,显示出一种激励人心和斗志的崇高美、悲壮美。人是环境的产物,也会受到各种环境因素的挫折、考验。 诗人告诉我们,必须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1、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亭亭”,高耸,写出了松树的高耸挺拔;谷中风声“瑟瑟” ,写松树生长环境 之恶劣,烘托(反衬)松树之坚强。 2、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风声是如此地猛烈,而松枝是如此地刚劲!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猛烈的风声,是恶劣的环境,烘托(反衬)松树的刚劲。 3、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这里用冰霜之惨凄(环境恶劣),进一步烘托(反衬)松树的终年“端正”。 4、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 ——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不,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这两句用在结尾,画龙点睛,点明诗的主旨:松树在恶劣的环境中,仍能保持“刚劲”“端正”,是由它们的本性决定的,含蓄地劝勉堂弟,做人要像松柏一样,不论遇到怎样的困难与挫折,都要保持自己的节操;同时,也有自况自勉的含义。 1、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中松树的形象。 1、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秋风,毫不动摇。 2、这首诗通篇赞美松树不畏风霜冰雪、傲然挺立的高贵品格,目的是什么? 2、旨在勉励从弟勇敢面对一切困难,坚守不拔,保持自己的操守。这里,松树实际上也是作者自况。 3、对这首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突出风之大,第二个突出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全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3、C 1、这首诗是怎样使用反衬手法的? 答:诗人不是孤立地咏物写松,而是还写了猛烈的风和凄惨的冰霜,这是把松柏放在恶劣的环境中来刻画,以环境之恶劣反衬(烘托)松柏之坚贞自守。 2、读了这首诗,你受到了怎样的启发? 答:松树能在恶劣的环境中保持自己的“刚劲”“端正”的本性。这启示读者,当一个人遇到困难、挫折时,要保持自己的节操,像松柏那样永远保持坚贞自强的个性,才不愧为一个顶天立地的人。 3、展开联想和想象,描绘首联中松树的形象。 答:高高的山上,苍翠的青松傲然挺立,迎着山谷中瑟瑟的秋风,毫不动摇。 4、对下列古诗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首句中,“亭亭”的意思是“高耸的样子”,写出了青松挺立风中的形象。 B.三、四两句连用两个“一何”,第一个“一何”突出了风之大,第二个“一何”突出了青松的雄健挺拔。 C.反衬手法的运用是这首诗写作上的主要特点,全诗以“山上松”的坚韧反衬出“谷中风”的迅疾。 D.本诗以松柏为喻,赞颂松柏挺立风中而不倒,历经严寒而不凋的顽强生命力,对从弟的劝勉之意不言而喻。 答:c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文档评论(0)

镜花水月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