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雷中华.ppt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传统文化主流思想雷中华

单元知识 归纳 讨论:1 当今世界许多地区都建立的有孔子学院、最近有消息称北京高考分数有所调整、英语降到100分、语文加到180分,增加的分数可能加到古汉语中。而古汉语又是儒学的主要载体,由此可以看出我国目前也非常重视儒学,你认为儒家思想有何现实意义? 讨论:2 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有什么相同点和不同点? * 第一单元 中国传统文化 主流思想的演变 单元概括 1、春秋战国时期, 儒学的创立和初步发展:孔子、孟子、荀子 2、汉代,儒学的改造:董仲舒 ——正统思想 3、宋明时期, 儒学发展的重要时期:程朱、王阳明 4、明清之际, 对传统儒学批评地继承:黄宗羲、顾炎武、王夫之 中国古代的主要朝代: 夏 商 西周 东周 秦 汉 三国两晋南北朝 隋 春秋 战国 西汉 北宋 南宋 东汉 唐 五代十国 宋 元 明 清 奴隶社会 先秦: 秦朝之前,多指春秋和战国。 1 “百家争鸣”和儒家的形成 孔子——伟大的思想家、政治家、教育家。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把他列为世界十大历史名人之一。他是儒家的创始人,其思想深刻地影响着中国和东亚地区。 儒家的形成 背景 春秋: 创始人 战国: 总结 改造 “百家争鸣” 定义 原因 流派及代表人物 意义 1.2.3. 孔子 生平 主要思想 核心 民本思想 教育思想 孟子 (亚圣) 荀子 仁政 民本思想 性本善 仁义、王道、以德服人 性恶论 综合法家、道家思想,改造儒家 “百家争鸣”深刻的社会原因 经济上 政治上 阶级关系上 意识形态和文化领域 P4 道家:老子、庄子 儒家:孔子、孟子、荀子 墨家:墨子 法家:韩非子 老子——道家、道教的创始人,他有朴素的辩证法思想,认为事物是对立矛盾的,对立面可互相转化。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酷刑和暴政。 百家争鸣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百家争鸣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道家:老子、庄子 庄子——道家,著有《逍遥游》,主张“齐物”、“逍遥”,人生态度旁观、超然,出世。 百家争鸣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墨家:墨子 墨子——墨家的创始人,主张兼爱、非攻。提倡节俭,反对浪费。 法家:韩非子 百家争鸣的流派及代表人物 韩非子——法家的创始人,主张“以法为本”,用严刑峻法来治理国家。认为现代胜过古代,必须改革来适应历史的发展,不必遵循古代的传统。 P5学思之窗 请先将孔子的名言翻译成白话文,再谈谈你的感想。 台北市地图 子曰 孔子的主要思想 名言 1、仁者爱人 /克己复礼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为政以德 /三纲五常 2、务民之义,敬鬼神而远之 /不能事人,焉能事鬼 /未知生,焉知死 3、有教无类 /因材施教 /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 /温故知新 孟子——被尊称为“亚圣”,儒家又被称为“孔孟之道”。 孟母三迁。 民贵指的是人民地位重要,而不是指政治经济地位高贵。 孟子提倡“养浩然之气”,强调先义后利、舍生取义。提倡“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荀子——他吸收了法家的思想,主张礼法并施,王霸并用,但以王道为主。被视作儒家的异端。 王道——以德服人 霸道——以力服人 P6学思之窗 客观上,人性随生存环境而变化, 主观上,随人生实践发展而发展, 人有自然属性,还有社会属性 1、春秋战国时期出现“百家争鸣”的局面有其深刻的社会原因和条件,主要表现在 ①井田制和分封制的日益瓦解 ②“士”阶层在社会、政治活动中的活跃 ③学术下移、私学兴起 ④诸侯争霸兼并战争客观上促进了学术传播和交流 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2、“仁”的思想在先秦时期的进步意义主要是 A满足了大国争霸的政治需要 B成为各国变法的理论基础 C恢复了西周的礼乐制度 D有利于抑制统治者的暴政 课后作业: P7 1、2 写在作业本上,明天交。 3、材料一: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论语.颜渊》 材料二:孟子曰:“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是故得乎丘民而为天子,得乎天子而为诸侯,得乎诸侯为大夫。……” ——《孟子》 材料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亦覆舟。” ——《荀子.王制》 1、三段材料体现了儒家的什么思想? 2、材料一孔子认为治国最关键的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怎样才能做到这一点? 3、材料三反映了孟子的什么观点? 4、荀子的话被后世的哪位君主引以为鉴,开创了什么盛世? 民本思想 取信于民;为政以德,关心爱护百姓 民贵君轻 主要观点 代表人物 时期 批判继承 成熟 独尊 初步发展 创立 阶段 *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