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人教版八年级上 语文 30《诗四首》
7、尾联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从尾联来看,这首送别诗是否是为朋友送行? 拟人。不是,尾联中的故乡水是指流经故乡的水, “万里送行舟”指的是故乡水如今怀着深情厚意载我远行。用拟人的手法,借写故乡水有情,不远万里,依恋不舍送我远别故乡,表达了诗人离开故乡时依依不舍,思念故乡的感情。 8、全诗表达作者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通过对长江两岸秀丽景色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开阔情怀和奋发进取的精神,同时表现了诗人对故乡山水的无限眷恋、思念之情。 ? 9、〖拓展〗朗读杜甫的《旅夜书怀》,找出与“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有异曲同工之妙的句子。 ? 旅夜书怀 ? —(唐)杜甫 ? 细草微风岸,危樯独夜舟。 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 ? 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 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 登 岳阳楼 (其一) —【宋】陈与义 帘旌( ) jīng 徙倚( ) xǐ yǐ 登 岳 阳 楼(其一) —【宋】陈与义 洞庭之东江水西, 帘旌不动夕阳迟。 登临吴蜀横分地, 徙倚湖山欲暮时。 万里来游还望远, 三年多难更凭危。 白头吊古风霜里, 老木沧波无限悲。 岳阳楼矗立在洞庭湖的东面长江的西面,(因为无风)楼阁上的旗帜静止不动,夕阳缓慢地下沉。 登上当年吴国和蜀国的分界之处,徘徊在黄昏时湖山之下。 为避战乱我奔波三年,行程万里,今日登高远望是什么心绪? 登楼凭吊古人,我自己已是两鬓斑白,望着远山的古树,碧波中,隐含无限的伤悲。 首联:写景。一“东”一“西”形象生动的说明了岳阳楼的地理位置. “帘旌不动夕阳迟”由近及远, 描绘出了一幅静谧而惨淡的夕阳入山图.面对这样的景色,想到自己的漂泊生活,诗人不由悲从心来. 颔联:“登临吴书蜀横分地”从历史角度介绍了岳阳楼 让人想起战火纷飞的三国时代,怀古伤今,怎能不让人“ 徙倚”在山水之间.在这样美丽的岳阳楼畔,诗人却提不起半点观赏山水的雅兴,仅“徙倚”二字,便把诗人那满腔愁绪表现的淋漓尽致. 颈联:从杜甫“万里悲秋常做客,百年多病独登台”脱胎而来,而又未生搬硬套。“万里”“三年”说明了诗人逃难时遥远的路途以及具体的时间,恰当的表现了自己背井离乡,漂泊不定的生涯。 尾联:情景相生,“风霜”既指秋色浓重,又与自己的“白头”相映衬,且暗示了当时政治局势的严峻,“老木沧波”既指眼前实景,又是作者憔悴悲愁,饱经风霜的自我写照。 ※ 这首诗抒发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 这首诗通过登楼观感,抒发了诗人辗转江湘、颠沛流离之苦,国家瓯缺、中原动荡之忧,以及老大伤悲的落寞情怀。 诗 篇 作 者 出 处 朝 代 名 句 主 旨 * 30 诗 四 首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安徽涡阳实验中学 课件 人生无根蒂,飘如陌上尘。分散逐风转,此已非常身。落地为兄弟,何必骨肉亲!得欢当作乐,斗酒聚比邻。盛年不重来,一日难再晨。及时当勉励,岁月不待人。 —【晋】陶渊明《陶渊明杂诗十二首·其一》 陶渊明(365—— 427)名潜,字元 亮,号“五柳先生”, 私谥“靖节”, 后世 称靖节先生。浔阳 柴桑(今江西九江 西南)人,是东晋诗 人。他是我国第一 位田园诗人。有 《陶渊明集》。 不为五斗米折腰 公元405年,陶渊明担任彭泽县令时,郡督邮来县巡察。县吏告诉陶渊明说:那是上面派下来的人,应当穿戴整齐、恭恭敬敬地去迎接。陶渊明听后长长叹了一口气:“我不愿为了小小县令的五斗薪俸,就低声下气去向这些家伙献殷勤。”说完,就辞掉官职,回家去了。陶渊明当彭泽县令,不过八十多天。此后,他一面读书为文,一面参加农业劳动。 归园田居(其三) —【晋】陶渊明 种豆/南山/下, 草盛/豆苗/稀。 晨兴/理/荒秽, 带月/荷锄/归。 道狭/草木/长, 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 但使/愿/无违。 【注】:秽(hu ì )荷(h è )长(zh ǎ ng) 一、( ① ② 句): 种豆的地点及劳动成果。 二、( ③ ④ ⑤ ⑥句): 劳作的艰辛。 三、( ⑦ ⑧ 句): 田园之乐。 1、诗末句“但使愿无违”的“愿”具体指什么? 指享受田园之乐,按照自己的意愿生活,不想在那污浊的现实世界中失去自我,不与世俗同流合。 2、说说这首诗流露了诗人什么思想感情? 这首诗表现了田园劳动之乐,从中 流露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热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 2024——2025学年人教版(2024)初中美术七年级下册.pptx VIP
- 房屋市政工程生产安全重大事故隐患判定标准(2024版)试题附答案.doc
- 第三单元第1课《广而告之》课件-七年级美术下册(人教版2024).pptx VIP
- 2025【基于精准重心法的S家电企业物流配送中心选址和路线规划问题实证研究14000字】.docx
- 基于精确重心法的农产品冷藏仓库选址研究一以米易为例.docx
- (二模)2025届大湾区高三普通高中毕业年级联合模拟考试 (二)地理试卷(含答案详解).docx
- 双叉臂式悬架设计.docx
- 新生儿先天性肛门闭锁护理.pptx
- IEEE C57.149-2012国外国际标准.pdf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