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7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努力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王庆文
是党和国家奉行的 核心价值观念 意义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反映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属性 马克思主义追求的终极目标是人的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资本主义社会,民主带有 强烈的阶级性。资产阶级民主只能是资产阶级享有的民主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价值导向上的规定,是立足社会层面提出的要求 (三)自由、平等、公正、法治 基本价值追求 根本道德准则 是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核心要求,体现了社会主义价值追求和公民道德行为的本质属性 涵盖了社会主义公民道德行为各个环节,贯穿了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各个方面 集成中华民族传统美德、中国共产党人革命道德和社会主义新时期道德的精华,有很强的全面性和系统性 1 2 3 意义 体现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在道德准则上的规定,是立足公民个人层面提出的要求 (四)爱国、敬业、诚信、友善 1 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 2 构建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3 发挥大学教育的先锋作用 4 明确青年学子的时代责任 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践要求 增强人们的道德责任感 增强人们的价值判断力 培育和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价值观的 重要目的 孔融让梨 开展道德 修身活动 用古今中外的道德典故、道德格言修养身心,涵养德性 开展道德 评判活动 选取人们身边的典型案例,运用社区议事会、道德评议会、小巷论坛等形式,引导群众进行集中评议 (一)树立崇德向善的价值导向 宣传 教育 宣传形式 通俗读物、理论文章等 宣传手段 言论评论、通讯报道、 专家访谈等新闻宣传手段 宣传方式 广告、展览展示、先进事迹座谈等 政策是 导向 法律法规是保障 制度是弘扬主流价值的重要载体 礼节礼仪承载着鲜明的价值取向。要完善礼节礼仪规范,开展礼节礼仪教育,形成尚礼、明礼、守礼的礼仪文化 (二)构建健康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发挥大学教育的先锋作用 大学在建设文化强国的过程中,至少承担着四个方面的职责与使命: 文化自觉的倡导者。 文化多样性的推动者。 文化创新的实践者。 文化引领的先行者。 (三)发挥大学教育的先锋作用 金德水书记在《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筑牢立德树人之基》上的讲话: 第一,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高校人才培养。 (开展“我们的价值观”大讨论活动、完善“新生之友”寝室联系制度,举办“书记有约”、“校 长有约”活动,开展“一流管理、服务师生”活动,加强“五好”党支部、“五好”党委建设) 第二,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文化建设。 (培育与推广了“重走西迁路”、“红色寻访”、“唱响军训之歌”等一批凝练核心价值、展现文 化特色的校园文化品牌,实现以文化人、以文育人) 第三,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师德师风建设。 (深入开展“心平奖教金”、“三育人”标兵评选活动,重奖师德先进典型) 第四,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大学制度建设。 浙江大学的文化特质 求是精神: “启尔求真”的科学精神 “开物前民”的创新精神 “无吝于宗”的合作精神 “海纳江河”的开放精神 “树我邦国”的爱国精神 浙大人共同的价值观是什么? 党员 青少年 公众 人物 动人以言者,其感不深 动人以行者,其应必速 青少年是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生力军——青年学子必须明确自身需要承担的时代责任! 各领域公众人物拥有更多的话语权和号召力,他们的行为更易获得人们的认同、支持和响应 (四)明确青年学子的时代责任 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 。……美哉,我少年中国,与天不老!壮哉,我中国少年,与国无疆! ——梁启超《少年中国说》 2013年“感动中国”颁奖词: 大漠,烽烟,马兰。平沙莽莽黄入天,英雄埋名五十年。剑河风急云片阔,将军金甲夜不脱。战士自有战士的告别,你永远不会倒下。 评价: 以智殉国铸就中华民族的铜墙铁壁,至死攻坚绽放成死亡之海的马兰。 感动学长践行核心价值观 我为核心价值观代言?青春快闪 (三)发挥大学教育的先锋作用 浙大大型原创话剧《求是魂》 浙江大学毅行 浙大学生“红色寻访” 结束语 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强盛,总是以文化兴盛为支撑的。中华优秀文化是我们民族永不褪色的名片、永不贬值的“硬通货”。让我们的文化软实力硬起来,文化和经济的双翅就一定能托举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