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纺纱学》教案
《纺纱学》公共教案说明
《纺纱学》作为公共教案是在多位教师教授同一门专业课程的情况下,以教材为依据,统一编写的,其作用是使各授课教师能把握课程主要内容和各章知识点,沿着统一教案模式进行教学,这也不妨碍自己的教学创新,只要保证主要内容不偏移的原则下,可以根据各人对棉、毛、麻等纺纱内容有所侧重,发挥各自的教学特长。本教案图文版面信息共13万个字,除教材原有内容外,还扩充了静电纺纱、废棉处理机组、瑞士立达C4梳棉机自调匀整等的内容。《纺纱学》是普遍高等教育“十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与原《棉纺工艺原理》、《棉纺设备》相比,在内容上有很大不同:一是增加了新知识,二是体现了大纺织(由以棉纺为主变为棉、毛、麻三种纺纱知识同时铺开),三是纺纱原理凸现要多一些,但纺纱设备内容却廖廖无几,这与纺纱工程实践环节链接不紧,给我们的教学带来了困难。
为了使学生全面获取纺纱知识,成为21世纪的纺织工程高级人才,对于《纺纱学》教材中设备知识甚少的现状,《纺纱学》教学研究小组,已编或在编《纺纱工程实践环节指导书》(或为《纺纱学生产实习指导书》),该自编教材作为《纺纱学》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以纺织工程实践环节为主线,详细介绍传统和现代棉、毛、麻纺纱工艺流程,设备技术特征、上机工艺设计、各工序质量指标及影响相关因素,使学生通过生产实习环节能直接根据机型进行工艺设计,从而缩短从课堂到车间,从学校到企业的过程。本教案由林子务编辑,校对情况如下:
第一章~第四章 教案P1~P41 共41页 林子务
第五章~第七章 教案P41~P75 共34页 叶汶祥
第八章~第九章第五节等部分 教案P76~97 共22页 冯 昌
第九章~第十章 教案P98~117 共20页 林子务
因时间紧,编辑和校对工作错误难免,望各位教师在教学中继续改错、校对,把《纺纱学》教学深入扎实开展下去。
本教案除纸载信息版外,还制作了光盘版(分五号字版本和多媒体教学四号字版)供各教师选用。
《纺纱学》教学执行72学时安排
教 材 章 序 各章文字页数 各章教学比重 各章学时安排 第一章 绪论 19页 5.67% 4学时 第二章 纺纱原料的准备 37页 11.04% 8学时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28页 8.36% 6学时 第四章 开松与除杂 21页 6.27% 6学时 第五章 梳理 39页 11.64% 8学时 第六章 精梳 28页 8.36% 6学时 第七章 牵伸 44页 13.13% 9学时 第八章 匀整 29页 8.66% 6学时 第九章 加捻 48页 14.33% 10学时 第十章 卷绕 42页 12.54% 9学时 总 计 335页 100% 72学时
《纺纱学》课堂教学研究小组
2004.10.6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第一节 概述 1
第二节 纺纱基本原理 1
一、除杂 1
二、松解 1
三、开松 1
四、梳理 1
五、精梳 1
六、牵伸 2
七、加捻 2
八、卷绕 2
第三节 纺纱工艺系统 2
一、棉纺纺纱系统 2
二、毛纺纺纱系统 3
三、绢纺纺纱系统 4
四、麻纺纺纱系统 5
第四节 主要纺纱设备 6
一、清梳工序 6
二、精梳及其准备工序 8
三、并条机 9
四、粗纱机 10
五、细纱机 11
第二章 纺纱原料的准备 11
第一节 轧棉及含糖棉处理 12
一、轧棉设备 12
二、轧工质量 12
三、原棉的打包 12
四、含糖棉的处理 12
第二节 绒毛的洗涤与炭化 13
一、选毛 13
二、洗毛(绒) 13
三、炭化 14
第三节 麻纤维的脱胶 16
一、脱胶的基本原理 16
二、苎麻化学脱胶 17
三、亚麻细菌脱胶 17
第四节 绢纺原料的精练 18
一、绢纺原料 18
二、精练 18
三、精干绵品质检验 19
第五节 烘干 19
一、烘干的目的 19
二、烘干设备 19
第六节 回用原料处理 20
一、棉纺回用原料处理 20
二、毛纺回用原料处理 21
第七节 加油给湿 23
一、加油给湿的目的 23
二、加油水量的计算 23
三、加油水方法及堆仓 23
第三章 原料的选配与混合 24
第一节 原料选配的目的和原则 24
一、原料选配的目的 24
二、原料选配的原则 24
三、原料选配与产品用途的关系 24
第二节 天然纤维选配 24
一、棉纤维选配 24
二、毛纤维选配龌龊 26
三、麻纤维选配 27
四、绢绵选配 27
第三节 化学短纤维选配 28
一、纤维品种的选择 28
二、混纺比例的确定 28
三、纤维性质选配 28
第四节 混合原料指标计算 28
一、混合比率及其指标的应用 28
二、混合原料的技术指标 29
三、混纺纱投料比计算 29
第五节 原料混合 30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