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5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一含解析201710121118.docVIP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5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一含解析201710121118.doc

  1. 1、本文档共5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18年高考语文一轮复习每日一题第15周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一含解析201710121118

评价文章的思想内容(一) 高考频度:★★★★★ ┇ 难易程度:★★★★☆ 1.【201年高考卷】 编集拙诗,成一十五卷,因题卷末,戏赠元九、李二十① 白居易 一篇长恨有风情②,十首秦吟近正声③。 每被老元偷格律,苦教短李伏歌行④。 世间富贵应无分,身后文章合有名。 莫怪气粗言语大,新排十五卷诗成。 ①诗人戏谑友人,夸耀自己,通过诙谐的态度表现出对文学成就的自得;②诗歌并不全是戏言,也透露出一丝对自己现实境况的无奈与自嘲。 2.【2015年高考天津卷】阅读下面这首诗,按要求作答。 雨过至城西苏家 【宋】黄庭坚 飘然一雨洒青春,九陌净无车马尘。 渐散紫烟笼帝阙,稍回晴日丽天津。 花飞衣袖红香湿,柳拂鞍鞯绿色匀。 管领风光唯痛饮,都城谁是得闲人? 【注】此诗作于宋哲宗元祐元年(1086),黄庭坚时任秘书省校书郎。是年,长期贬谪外放的苏轼被授予翰林学士、知制诰等要职。 全诗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雨后天晴访友的喜悦之情;仕途上的踌躇满志或忙中偷闲的快乐。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诗歌思想情感的能力。回答本题要注意分析两个方面:一是诗歌描写了哪些具体内容,二是体现了诗人怎样的情感。这首诗主要描写了雨过天晴后诗人到苏家途中看到的景色,如红花沾雨、柳色葱翠等,诗人这样写一方面表现了自己喜悦的心情,另一方面也表达出忙中偷闲的快乐,从颔联还能看出诗人的踌躇满志等。 3.【201年高考卷】1】韦曲:唐代长安游览胜地。杜甫作此诗时,求仕于长安而未果。【2】禁:消受。 前人引《南史》注诗中“小乌巾”:“刘岩隐逸不仕,常著缁衣小乌巾。”结合这一注解,说说诗的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要点一:借向往隐居生活,表达对韦曲春景的喜爱。(或:因韦曲春色美景而生隐居山林之情。)要点二:隐含求仕未果的复杂心情。 功名而不得的厌倦情绪。 技巧点拨 1.抓住内容。内容有显性和隐性之分。显性内容一般表现在诗歌的标题、作者、注释、语句中。通过分析这些内容,我们可以了解到诗歌的类别(田园、边塞、咏怀等)、背景、情感、作者的命运遭遇以及作者所处的时代特征。如上题中,考生通过注释就可以了解作者求仕未果的遭遇。 2.扣住意象。扣住诗歌的意象以及意象所包含的旨趣,从中往往能真正地领悟诗歌的深刻内涵。 3.品情感词。情感词可以体现诗歌的情感,如“愁”“怨”“愤”“恨”“喜”“乐”等字词,大多数情况下决定了诗歌的抒情方向和感情基调。 4.掌握题材。古代诗歌的题材有很多,如怀人思乡、赠友送别、边塞征战、托物言志、闲适隐逸等。不同的题材所对应的诗歌情感也不同。如思乡怀人诗对应的往往是羁旅愁思、思念亲友、征人思乡、闺中怀人等情感;边塞诗或写边塞的山川景物和风土人情,或表现守边将士对家乡和亲人的思念之情,或表现将士杀敌报国的决心和豪情壮志,或讽刺并劝谏拓土开边、穷兵黩武的统治者,或表达对腐败无能的将领的愤怒和对士兵艰苦生活的同情等。掌握了这些题材特点,诗歌的情感也就相应可以把握。 5.明确答题模式。解答思想感情的概括题,要明确指出在何种情境下的什么感悟,这里的“情境”往往用四字词语加以概括。 1.阅读下面这首宋词,完成题目。 临江仙 晁补之 绿暗汀州三月暮,落花风静帆收。垂杨低映木兰舟。半篙春水滑,一段夕阳愁。 灞水桥东回首处,美人新上帘钩。青鸾无计入红楼。行云归楚峡,飞梦到扬州。 这首词蕴含了什么样的情感?请简要分析。 2.阅读下面这首词,然后回答问题。 木兰花 【唐】韦庄 独上小楼春欲暮。愁望玉关芳草路。消息断,不逢人,却敛细眉归绣户。 坐看落花空叹息。罗袂湿斑红泪滴。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 “千山万水不曾行,魂梦欲教何处觅”两句,俞陛云在《五代词选释》中称之为“情至之语”,有没有道理?请结合全词谈谈你的理解。 3.阅读下面这首诗,然后回答问题。 闻雁寄故人 徐 铉 久作他乡客,深惭薄宦非。 不知云上雁,何得每年归。 夜静声弥怨,天空影更微。 往年离别泪,今夕重沾衣。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请简要概括。 1.本词抒发了一个萍踪游子的旅愁和乡情。词的上片触景生情,通过落花、帆、木兰舟、春水、夕阳等意象,渲染烘托,环环相扣,结出一个“愁”字。下片则是“愁”字的生发和具体化。先写灞桥话别,直点离愁;再写游子凝想离别之后,红楼美人正卷帘伫望;然后写希望有青鸟传递消息,可是路远无计可通,深化游子愁的内涵,点明愁的来由。 之感慨,怀念美人、音信难通之愁苦,渲染得淋漓尽致。 2.俞陛云所述很有道理。由日间的相思到夜间的幽梦,可见相思之深。因玉关道路未曾走过,所以担心梦中也无从寻觅,可见相思之切。 【解析】本题考查鉴赏评价诗歌的思想感情。解答本题时,要结合词句本身和诗歌整体情感来分析。最后两句可结合前面词句具体分析。征人在“玉关”,相隔“千山万水”,可又“消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pengyou201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