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评价 EIA.ppt

  1. 1、本文档共2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环境评价 EIA

第5章 环境评价 EIA Environment Impact Assessment 主讲:王卓银 5.1 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案 在美国,1969年尼克松执政期间,通过了《国家环境政策法案》 National Environmental Policy Act NEPA是一项泽被后世的环境法案,比可持续概念和布伦特兰委员会的建立还要早十几年。而就其出现时期,联邦政府正越来越关注环境恶化,事实摆在眼前。 河流着火 19世纪的时候,克利夫兰地区仰仗濒临大湖区的地理优势,工业化迅速发展,钢铁炼油等成为这里的支柱产业。那时候人们把高耸入云的烟囱和排泄废水的沟渠看成是进步的象征,因为它们带来了发展和人们赖以生存的工作机会。当时也制定了关于排污的法律,但是完全没有考虑环保,例如1890年克利夫兰关于凯霍加河的排污法,仅仅规定废物排放不得“影响和阻碍航运”。 就这样,凯霍加河成了工矿企业的排污水沟。100多公里的河道,主要河段严重污染,水生生物几乎绝迹,河面上漂浮着油污的垃圾,在码头桥隧等垃圾壅塞的地方,因为轮船或火车通过溅落火种多次引发火灾,最早可以追溯到1868年,1912年的火灾还导致5人死亡。今天在克利夫兰的公共图书馆可以查到许多当年河面发生大火的照片。 河流污染严重到着火燃烧,当时并非克利夫兰一家独有。芝加哥、水牛城以及新泽西州的帕塞伊克(Passaic)等地都发生过。人们注意到了这个问题,政府也立法试图对排污加以管制,1948年国会通过了“联邦水污染控制法”(Federal Water Pollution Control Act)。但是该法只授权联邦对跨州的河流湖泊等水体制定法规,其他的水域污染控制标准由各州自行制定,加上当时污染物检测技术相当原始,而且没有排污的授权体制,法律所起到的作用非常有限。 就在国会的法律通过后不久,1952年凯霍加河在克利夫兰的杰斐逊街桥下发生大火,造成150万美元的经济损失。不过最终是1969年的火灾起到了扭转乾坤的作用。那次凯霍加河起火造成的经济损失虽然不超过10万美元,但是由于人们的环保意识已经大大提高,纽约时报和国家地理等报章杂志大量报道,加上知名摇滚乐手兰迪?纽曼(Randy Newman)专门为此创作歌曲Burn On,风靡全美,其它流行乐手纷纷跟进。面临巨大的压力,国会终于在1972年对1948年的法律进行大幅修正,从此美国有了一部具有执行力度的“清洁水法”(Clean Water Act,简称CWA)。 环境影响评价最重要的意义就在于对人类行为的调整,通过这种调整,使人类活动对环境的不利影响最小化。但是我国目前仅仅对于部分企业行为进行了有限的调整,因此还不能满足可持续发展的需求。如何从理论上继承从三种生产经三种供需关系到三种行为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体系,运用环境影响评价这个工具,分析、探索调整政府、企业、公众三者的环境行为的有效途径,也是三种生产理论应用的一个方面。 2003年10月14日,中国共产党第十六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若干问题的决定》要求“建立促进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机制”,“坚持以人为本,树立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促进经济社会和人的全面发展”,这对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创新提出了更新更高的要求。而且随着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改革也势在必行。 结合可持续发展对EIA的要求、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我国环境影响评价发展方向的框架方案,探讨具可操作性的原则与方法,为环境管理制度创新安排和具体环境政策的设计提出建议。 在环境影响评价领域需要总结西方发达国家的经验教训、结合中国国情开展的研究工作还很多。美国是实施环境影响评价最早的国家,了解、总结他们在环境影响评价方面的实践经验对于我们做好环境影响评价的管理工作是有益的。 对美国1969年《国家环境政策法案》(NEPA)的分析表明,早在1969年,美国的法律中就出现了生物多样性保护、代内公平、代际公平、可持续发展等思想的萌芽。而这些概念恰恰是最近十几年来国际环境界十分关注的问题 评价是和主体密切相关。评价主体只能是人类,无法摆脱人类的视角、人类的价值观和人类的功利 (即便是遥不可及的未来的功利,例如基因的价值) 环境影响评价是从人类对环境的普遍认识和人类对环境的需求出发的,不是以某个人、某个群体的视角出发而考虑问题 人类社会和自然世界各自有其规则,把丛林法则用于人类(比如纳粹的社会达尔文主义)或者把人类社会规则用于自然界(比如主张一切生物和非生物要素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权利),都会导致思维混乱。 影响评价无处不在。人类在行为前都会判断后果。有意无意地,人类行为前都会有对行为影响的判断,以便确定是否能够达到预期的目的、有什么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