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1章-2 核酸的性质与研究方法(郭蔼光主编配套课件)
核酸分子中的嘌呤和嘧啶碱基中含有共轭双键体系,因而具有特殊的紫外吸收光谱,其最大吸收峰位于260nm处,而蛋白质最大吸收峰280nm。利用这一性质可定量测定核酸的含量或鉴定核酸的纯度。 通常从A260/A280的比值既可判断样品的纯度 核酸 :OD260 蛋白 :OD280 酚类:OD320 ①DNA: ≈1.8 纯品 OD260/OD280 >1.8 RNA 污染 <1.8 pro 污染 ②RNA: OD260/OD280 ≈2.0 纯品 影响DNA的Tm值的因素: DNA的均一性 DNA分子中碱基组成的均一性:只含有一种碱基对的多核苷酸片段,比天然DNA的Tm值范围窄。因它在变性时的氢链断裂几乎可“齐同”进行,故所要求的变性温度更趋于一致。 待测样品DNA的组成是否均一:如样品中只含有一种DNA,其Tm值范围较窄, 若混杂有其它来源的DNA,则Tm值范围较宽。原因也与DNA的碱基组成有关。 不同生物中(G+C)含量: 20% - 80% A = T,G≡C,破坏G-C间氢键需比A-T氢键付出更多的能量。DNA中(G+C)含量高能增强结构的稳定性, 所以,DNA分子中的(G+C)的含量越高,Tm值越高。 当DNA溶于0.2mol/L NaCl: (G+C)%=(Tm-69.3) ×2.44 介质离子强度 介质离子强度低,Tm值低; 介质离子强度高,Tm值高。 DNA制品应保存于介质离子浓度高的溶液。 DNA制品通常保存于1.0mol/L NaCl溶液中。 完 * 主讲老师:白生文 bsw4588384@163.com 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 核 酸 §1.3 核酸的理化性质 §1.4 核酸的分离纯化、测定及研究方法 【主要内容】: 一.物理性质 1.性状:RNA及其组分核苷酸、核苷、嘌呤碱、嘧啶碱的纯品都呈白色的粉末或结晶;DNA则为疏松的石棉一样的纤维状固体。 2.溶解性:RNA和DNA都是极性的化合物,一般说来,这些化合物都微溶于水,不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有机溶剂。它们的钠盐易溶于水。 DNA和RNA在生物细胞内都与蛋白质结合成核蛋白,DNA核蛋白与RNA核蛋白的溶解度受溶液的盐浓度的影响而不同。 DNA蛋白在低浓度的盐溶液中随盐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在1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比纯水高2倍,在0.14mol/L的NaCl溶液中溶解度最低,仅为水的1%,几乎不溶解;而RNA蛋白在盐溶液中其溶解度受盐浓度的影响较小,在0.14mol/L的NaCl溶解度较大。因此,在核酸的提取中,常用此法将两种核蛋白分开,然后用蛋白质变性剂去除蛋白质。 3.粘性:核酸的水溶液粘度很大,粘度DNA大于RNA。核酸变性后,粘度下降。 1.3 核酸的理化性质及其应用 碱解 二.核酸可被酸、碱或酶水解,DNA比RNA稀碱稳定。 三.核酸的两性电离与等电点 核酸的磷酸基具有酸性,碱基具有碱性,因此,核酸具有两性电离的性质。但核酸中磷酸基的酸性大于碱基的碱性,故其等电点偏酸性。DNA的pI约为4~5,RNA的pI约为2.0~2.5,在pH7~8电泳时泳向正极。 两性电离的性质 四.核酸紫外吸收 所以,样品中如含有蛋白质及苯酚等杂质,此比值明显降低。 核酸的紫外吸收 对于纯的样品,只要读出A260即可算出含量: 1 OD相当于50ug/毫升双链DNA; 或40ug/毫升单链DNA/RNA; 或20ug /毫升寡核苷酸. 对于不纯的样品,可以琼脂糖凝胶电泳分离出带后,经啡啶溴红染色而粗略估计其含量 五.DNA的变性、复性与分子杂交 (一) DNA变性(denaturation) 1.DNA变性的概念:指DNA分子中的双螺旋结构解链为无规则线性结构的现象。 2.DNA变性的本质:维持双螺旋稳定性的氢键断裂,碱基间的堆积力遭到破坏,但不涉及到其一级结构的改变。 3.导致DNA变性的因素:凡能破坏双螺旋稳定性的因素,如加热、极端的pH、有机试剂甲醇、乙醇、尿素及甲酰胺等,均可引起核酸分子变性 P26-27 4.变性DNA的特征: (1)溶液粘度降低:DNA双螺旋是紧密的刚性结构,变性后转化成柔软而松散的无规则单股线性结构,因此粘度明显下降; (2)旋光性发生变化:变性后整个DNA分子的对称性及分子构型改变,使DNA溶液的旋光性发生变化; (3)紫外吸收增强; (4)密度上升. 增色效应(hyperchromic effect)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第13课让快乐时时围绕在我身边1.ppt
- 第14章__Flash动画制作综合实例.ppt
- 第14讲 种群和生物群落.ppt
- 第13课第2节调节和控制好自己的情绪.ppt
- 第14课 合欢树.ppt
- 第14章_亲子互动与家庭教育心理.ppt
- 第14讲 面试概述.ppt
- 第14课-东汉的盛衰.ppt
- 第14课_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商务星球版).ppt
- 第14课 钢铁长城课件PPT.ppt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物资投放社会效益报告.docx
- 2025年再生塑料行业包装回收利用产业链重构研究.docx
- 《AI眼镜周边产品市场机遇:2025年终端销售与需求增长洞察》.docx
- 2025年坚果加工行业深加工技术突破与市场拓展策略报告.docx
- 2025年通信芯片行业技术竞争与未来趋势报告.docx
- 《2025年生鲜电商配送冷链事故分析与预防措施》.docx
- 《商业航天融资新趋势2025民营卫星企业资本涌入估值分析市场动态》.docx
- 2025年能源绿色健康行业创新技术与市场应用报告.docx
- 2025年无人机低空医疗救援通信方案分析报告.docx
- 2025年烹饪机器人行业市场集中度分析报告.docx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