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D609-23周三
D6 09-23 周三
徒步18km。
哲热普寺-天葬台:乱石,坡度稍急。
天葬台-卓玛拉山口:急上坡。
卓玛拉山口-谷底:急下坡,乱石,注意安全。
谷底-尊最普寺:沼泽地带。
时间估算:
哲热普寺 → 天葬台 2h 天葬台 → 卓玛拉山口 1.5h 卓玛拉山口 → 谷底 1h 谷底 → 尊最普寺 3.5h 总计 7.5h 第二天:哲热普寺-尊最普寺 7-8h / 18km / 550m爬升/ 600m下降
早晨醒来步出门外,你会为身处的环境大声欢呼。岗仁波齐耀眼的面庞高高在上,一条奔流的小河在下,中间是瀑布的水声,夹杂着牦牛们抱怨主人装载行李赶他们上路的喘息。
这是最考验意志和体力的一天,从哲热普寺北面峡谷走上2-3天是印度河源头,转山路则是向东,在神山左侧。如果住在哲热普寺,有桥过拉曲,然后上坡到一块冰碛地带,会看到东侧的路线。卓玛曲河谷长长的坡路意味着通向卓玛拉山口的苦旅终于开始了。为这几个小时的路程准备好饮水。
不到1h,在雅鲁东康((5210m)有片草地,草地附近有条路转向东南,通往冰雪覆盖的康珠桑拉姆拉山口。这条捷径也通往岗仁波齐峰东面,不过只有转过13圈的人才能走。
附近还有另外一条冰川在岗仁波齐峰北面东侧的山脊,沿着仙乃日和央迈勇之间的帕隆峡谷倾泻下来,从雅鲁东康走上几个小时能够到达。冰川融水在峡谷中部汇入卓玛曲。也可以从雅鲁东康往下走绕到央迈勇的侧面。
从这片草地往上没多远,大约是从哲热普寺出来2h,就是天葬台((5330m,N31°05.795′,E081°20.856′),象征死亡之地,满山坡都是衣服、布条覆盖的玛尼堆,朝圣者在此假定要经历一次象征性的死亡,进入地府,直至到达卓玛拉山口才将获得重生。
通常应该把什么留在天葬台——一件衣服,一滴血或者一束头发——代表离开了刚才的苦难生活。不得不说地是,许多外国人看待此处,与其说是个圣地,不如说是个垃圾场。
天葬台后路线幸运地变得平坦,沿着一条冰脊向前。前方有些有意思的景观,比如罪恶检验石(一块平板巨石,朝圣者从中穿过以检验罪孽),不过甚至是向导也可能不知道它在哪。
走到天葬台尽头,小道右侧是米拉日巴的脚印。这里是米拉日巴和苯教大法师那若奔琼斗法之地。两人以法力的高下来决定谁有权住在岗仁波齐和玛旁雍错。先在圣湖比试,那若奔琼一步就跨过了圣湖,米拉日巴则用身体盖住了整个湖面。又比试转山,两人从相反的方向开始,结果在卓玛拉山口相遇。接下来的魔法比试仍然不分高下,那若奔琼提议在十五月圆那天首先到达岗仁波齐峰顶者为优胜。太阳升起以前,那若奔琼站在一面鼓上飞向顶峰,他四下张望看不到米拉日巴,心存狐疑,没有全力前行,而是到处寻找米拉日巴的踪迹。当第一缕阳光照在岗仁波齐峰上时,米拉日巴乘着光线一下子到达峰顶,那若奔琼惊得从鼓上摔了下来,留下山上那道深深的沟壑。
遥想这些神奇的传说也许可以让你的转山之路不那么痛苦,不过卓玛拉山口仍然会让你上气不接下气,每爬几步就忍不住要找块石头坐下喘上一阵粗气,但别坐的太久,容易感冒。
过天葬台约30min后路线折向东进行卓玛拉山口((5630m)最后的爬升。山口的鞍部看起来平平无奇,仅仅是个有着大大小小石头的斜坡,右侧有一些荒凉、呈锯齿状的山峰。朝南最后看看岗仁波齐峰的北面。
花1h向上爬200m可以到达卓玛拉山顶端。路线有时候会看不到,夏季有冰川融水流入,但是,向上、向上、再向上是明显不过的。
标志着山口的卓玛石被大量经幡遮挡,勉强可见。一块大石头上刻着度母像,这就是卓玛石,信徒们在此留下粘满酥油的钱币、衣物、牙齿等物品。朝圣者会围着它转一圈,把钱用酥油粘在石头上,弯腰从经幡下穿过,口中念诵经文,“其其索索,啦珈啰(ki ki so so, lha gyalo,万能的神保佑长命百岁,平安喜乐)”。“其其索索”是祈祷能获得权力与幸福;“啦珈啰”意为“神的胜利”。他们现在获得了重生,此外,由于度母(即卓玛)的眷顾和保佑,罪恶已经洗清了。
卓玛石的故事是:郭仓巴开辟了转山路线,并在狮面女神山谷中迷路,随后被21只狼引回到正确路线上,当然,这21只狼都是度母的化身,度母是这座山口救苦救难的保护神。到达山口后,21只狼合为一只,然后变成了卓玛石。这一天,度母女神一定会在艰难的爬升路上帮助我们。
在卓玛拉神秘而有些诡异的气氛中休息一下疲劳的双腿,吃点东西,然后开始沿陡峭的碎石小道下山。这一段是整个转山途中最危险的一段,很容易崴脚。难以想象在这样的路上怎么完成一整套磕长头的动作。往下看,碧绿如玉的托吉错((5608m,藏语意为慈悲湖)映入眼帘。传说这里从前是善财童子洗手的地方,夏天不结冰。有一次,一个背着孩子的人来到这里,想在池子里洗手,向前伏身,背后的孩子滑下来掉到水中淹死了,于是神下令把水面冻结。印度教徒认为应该在碧绿的湖水中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