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花江志》总篇目.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松花江志》总篇目

《松花江志》 总篇目 凡例 第一卷 概述 松花江流域总图 大事记 第一篇 自然地理 第二篇 松花江水系 第三篇 水资源 第四篇 水旱灾害 第五篇 社会经济 第二卷 第六篇 水文 第七篇 地质勘察 第八篇 测绘 第九篇 流域规划 第三卷 第十篇 大型水库 第十一篇 防洪 第十二篇 治涝 第十三篇 灌溉 第十四篇 水力发电 第四卷 第十五篇 科学试验研究 第十六篇 水资源保护 第十七篇 航运 第十八篇 水产 第十九篇 城市供水 第二十篇 水政、人文景点 附录 序 松花江,我国北方一条古老的大河,其流经的广袤黑土 地是北方多民族的历史文化摇篮。松花江流域文化历史久 远,关东人民大众具有矢志不渝的爱国传统。近百年来,历 经朝代更迭,异族入侵,列强凌辱,天灾人祸,但是在这里 生生不息的关东人民大众如同松花江一样,万众归一,遇百 折而不挠,勇往直前,松花江流逝的岁月记录下这坎坷悲壮 和绚丽辉煌。为保卫和守护这片宝地,曾涌现出无数英烈和 仁人志士;为开发和建设这方热土,又涌现出一大批楷模和 贤达名流。他们的业绩将千古流芳。 千百年来,无论是在古代还是在近代,由于生产力发展 水平和社会发展等因素限制,决定了松花江水系治理和开发 滞后我国其它大江大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百业 俱兴,万象更新,松花江流域的治理和开发也掀开了崭新的 一页。五十多年来,流域内水利水电工作者开展了多次松花 江干流各河段与主要支流、地区的水利规划工作;相继开始 了以防洪、发电为主的白山、红石、莲花等一系列水利水电 枢纽的规划设计和建设;进行了以防洪除涝为主的三江平原 综合治理;进行了以防洪保安为主的河道整治;开始了大规 模的水土保持综合治理工作……。经过松花江流域千百万人 民以及水利工程技术人员几十年不懈的努力,松花江的开发 治理和综合利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松花江流域的面貌 发生了深刻变化。 松辽水利委员会组织编纂的 《松花江志》是我国历史上 第一部比较完整的关于松花江和松花江治理开发的江河专 志。书中真实地记载了松花江地理自然演变史,准确地叙述 了松花江开发、治理和综合利用发展史,是一部全面、系统、 翔实的松花江百科全书。《松花江志》编纂委员会组织了流 域内长期从事水利建设的同志参与了这项浩繁的工作,历尽 辛劳、广征博采、数易其稿。《松花江志》的出版,可喜可 贺,功在当代,惠及千秋,是为后世留下的宝贵治水文化财 富。在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新时期, 松花江流域在我国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中占有十分重要的 战略地位,因此,《松花江志》必将在以水资源的可持续利 用支撑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实践中,体现其探索、研 究和认识松花江水系利用规律的重要文献参考价值。 我坚信,在新世纪伟大的治水征程中,松花江流域人民 一定会万众一心,励精图治,再创辉煌。载入明天史册的, 必将是水碧山青、与人类更加和谐的壮丽新松花江。 党连文 2004 年4 月20 日 前 言 查证人类活动的历史,尽管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较之 其他流域开发晚,但生活在松辽流域的各民族最早从事的水 事活动业已跨越时空近2200 余年。 在这 124 万平方公里广袤的土地上,先民们捕鱼 (《海 东绎史·卷六十》女真古肃慎氏,在混同江东,乘船舶而淹 留,春夏捕鱼充食);航运 (《三国志 ·魏志》238 年辽河暴 涨,运船自辽口竟至城下。…… 《魏书 ·勿吉传》475 年, 勿吉遣使乙力支朝献……初发其国,乘船溯难河而上……); 种稻 (《新唐书》698 年,渤海国 “卢城之稻”誉满海内); 筑堤 (《泰州残碑记》辽大康年间修筑泰州河堤;混同江、 长春河修筑防水河堤);修闸 (《全辽志》明弘治十七年建永 利闸);开渠 (《辽东志》明嘉靖十六年,辽东开沟洫以务旱、 涝,蓄泄内水)。 悠悠的治水历史,丰富的人文景观,至今尚辨的古水利 工程遗迹,无不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智慧之光。 为了生存、发展,人们努力地在和自然、环境抗争,不

文档评论(0)

wyw118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