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于娟——小儿推拿的古代文献研究
小儿推拿的古代文献研究
一、概述
小儿推拿疗法,古名 “按摩”,源远而流长,在远古时代,它就是我国劳动人民和
疾病作斗争的一种武器,是祖国医学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传统推拿疗法的一
个重要分支,是专以手法对小儿疾病进行治疗的方法,主要是凭借医者双手,用不同于
成人的手法在小儿体表一定部位或特定穴位上施加一定的手法,通过手法刺激小儿机体
自身的调节作用,达到扶正祛邪,调整脏腑功能,提高机体免疫力,防病治病的目的。
小儿推拿疗法操作简单、无副作用、无痛苦、适应症广、疗效确切,患儿易于接受。因
此,中医临床应用相当普遍。小儿推拿在其发生发展过程中,形成了众多的理论、手法
和穴位,专著不断出现。流传于世的为数不多的推拿著作,几乎都是明清时期的小儿推
拿专著。小儿推拿的适应症广泛,可涉及小儿内、外、五官、神经等科的有关病症,如
腹泻、呕吐、厌食、消化不良、便秘、咳嗽、哮喘、感冒、发热、小儿痹症、近视、鼻
炎、斜颈等等。
二、推拿简史
由于小儿推拿是推拿疗法的一个分支,因此,它的发展实际上是顺应着推拿疗法的
发展而逐步发展起来的。
(一)秦汉以前
推拿疗法古称 “按摩”、 “按跷”、 “折枝” 等,它的发展最早可追溯到有文字记
载的殷代。当时甲骨文中记载的推拿内容,要比针灸、药物和酒类治病的记载,更为详
细而确切。按摩是殷商时期人门主要的治病和保健手段。可以说,殷商时期是手法治疗
的第一个黄金时代。春秋战国时期,《史记 ·扁鹊仓公列传》: “上古之时,医有俞跗,
治病不以汤液醴酒,蹻石桥引,案杌毒熨„„”。《孟子》梁惠王篇赵注 “为长者折枝”
即按摩手节之意。《周礼注疏》载: “扁鹊治赵太子暴疾尸厥之病,使子明饮汤,子仪
脉神,子游按摩”。《韩诗外传》也载: “扁鹊砭针砺石,子游按摩”,另外,《庄子》、
《老子》、《荀子》、《墨子》等也有关于按摩的记载。
(二)秦汉时期
在秦、汉、三国时期,名医华佗发展了导引按摩的方法,创造了 “五禽戏”。《华佗
别传》记载: “有人苦头眩,头不得举,„„佗使濡布拭身体„„以膏摩立愈”。医圣
张仲景在《金匮要略》中说: “若人能养慎„„即导引吐纳针灸按摩„„”,《说文》
解释: “按者两手相切摩也”。成书于先秦两汉时期的《黄帝内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
医学巨著,《黄帝内经》奠定了中医基础理论,较完整地阐述了中医推拿的理论体系,
为按摩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从文献学角度标志着按摩学术理论体系初步形成。这一时
期还出现了我国第一部按摩专著《皇帝岐伯按摩十卷》(已佚),反映了这一时期按摩已
广泛应用于医疗及保健。
(三)魏晋时期
这一时期,宗教和养生方面经常把导引按摩作为健身寿世的主要方法之一。葛洪所
1
著的《肘后备急方》中有用手指掐虎口治嗓子痛、推拿治疗突然昏厥病人使之苏醒的记
载。另外,鉴于旧的按、摩、推、拿手法过简,不敷应用,增加了搓、抖、缠、捻等方
法。
(四)隋唐时期
隋唐年代是按摩疗法兴旺发展的时代,据隋《百官志》记载:“太医院有主药二人„„
按摩博士二人”。隋太医巢元方在《诸病源候总论》里,其它治法不录,唯每卷之末,
详记导引按摩的方法。这一时期,不仅设有按摩博士的职位,唐代按摩术更为发展,并
成为独立的一科,设于 “太医署”内,为四科之一,足见当时对按摩术的重视。《唐六
典》中,记载按摩可除 “八疾”,即风、寒、暑、湿、饥、饱、劳、逸。按摩的同时配
合自我导引,强调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以期达到却病延年的目的。孙思邈在他
的《千金要方》中对膏摩法治疗小儿疾病做了较系统的论述。另外,还记载了 “老子按
摩法”和 “天竺国按摩法”。按摩疗法从唐代开始和国外有交流,这一时期的文献,还
记录了大量的保健按摩的方法,丰富了保健学的内容。
(五)宋金元时期
按摩术发展到宋金元时期,以远不及隋唐时期兴盛,太医局中未设专科,但该医术
仍然被广泛应用,有关的论述并不少见。《圣济总录》卷四 “治法门”中,对按摩做了
具体论述,如谓: “可按可摩,适所用也。„„世之论按摩,不知析而治之,乃合导引
而解之。夫不知析而治之,固已疏矣,又合以导引,益见其不思也。大抵按摩法,每以
开达抑遏为义,开达则雍蔽者以之发散,抑遏则慓悍者有所归宿”。分析了按摩手法的
作用,对按摩治疗疾病的认识有了更进一步的提高。 “金元四大家”之一的张从正,在
其所著的《儒门事亲》中,把按摩法纳入汗、吐、下三法中汗法一类,认为按摩具有解
表疏散外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