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采桑子-重阳,浪淘沙-北戴河.ppt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采桑子-重阳,浪淘沙-北戴河

写作背景 1954年,毛泽东在北戴河,一日时逢海滨风雨大作,浪涛翻涌,他顿起击水之兴,不顾身边警卫人员的劝阻,下海游泳,与风浪搏斗。上岸后意犹未尽,纵笔挥毫,写下了这不朽名篇《浪淘沙.北戴河》,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浪淘沙·北戴河 毛泽东 大雨落幽燕, 白浪滔天, 秦皇岛外打鱼船。 一片汪洋都不见, 知向谁边? 往事越千年, 魏武挥鞭, 东临碣石有遗篇。 萧瑟秋风今又是, 换了人间。 * * 采桑子 重阳 采桑子 重阳 一九二九年十月 写 作 背 景 1929年秋季,毛泽东和朱德抓住军阀重开战的有利时机,率红四军转战赣、粤、闽三省边界,在闽西汀江歼灭土著军阀,攻克了上杭,发展和扩大了根据地。所以“战地黄花分外香”。 当年6月下旬,红四军第七次党代会后,毛泽东离开红四军领导职务。11月26日,毛泽东重返领导岗位。所以以《重阳》为题,艺术地表现了作者革命的人生观和世界观。 1929年10月11日是重阳节,此时毛泽东因患疟疾达三个月之久,毛去上杭与朱德会合,闽西山区仲秋的风景,如湍急的汀江和遍地黄菊,给毛留下深刻印象,精神振奋之余,吟成这首小令。 这首词以突兀劲炼、清新健朗、富含哲理的起句,形象阐发了无产阶级革命者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表达了乐观进取、投身革命、争取自由的奋斗精神。 采桑子重阳 1925年10月 人生易老天难老, 岁岁重阳。 今又重阳, 战地黄花分外香。 一年一度秋风劲, 不似春光, 胜似春光, 寥廓江天万里霜。 写人生短促, 点出重阳佳节的无限。 写战地菊花的特点 及其意义。 上片—— 写重阳菊花, 鼓励人们要努力 奋斗。 写秋风强劲的特点。 写仲秋壮丽的景色。 下片—— 写壮丽的江天秋景, 歌颂革命根据地大好 形势。 思考与讨论 1、“人生易老天难老”有怎样的哲理意味?抒发了诗 人怎样的情感? 2、为什么诗人说“战地黄花分外香”? 3、谈谈“一年一度秋风劲”的“劲”的表达效果。 “人生易老”,言韶光易逝、人生短促,促人努力进取、建功立业。 它是将人格宇宙化:“天 难老”,言日出月落、春秋更序。它是将宇 宙人格化。“人生”与“天”是有尽与无穷、短促与长久的对立统一。 揭示了人生真谛和永恒真理,体现了诗人革命的乐观主义精神。 词中“黄花”是经过硝烟炮火的洗礼,在秋风寒霜中依然绽黄吐芳, 平凡质朴却生机蓬勃,是现实和象征的双重象征。“分外香”写出了 赏花的感受。“一切景语皆情语”。既歌颂了革命战争,又显示诗人 豪迈旷放的情怀。 “劲”字,力度最强,写出秋风摧古拉朽、驱陈除腐的威猛之势,又刚健 遒劲之美。 采桑子 重阳 上阙 下阙 人生——易老 天——难老 战地黄花——分外香 秋风——劲 江天——寥廓 霜——万里 重阳菊花 努力奋斗 壮丽秋景 歌颂形势 抓住“战地黄花”意象,表达 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和对革命 战争的赞美之情。 抓住“胜似春光”、“秋风劲”等 意象,表达振奋的精神和雄伟 的革命气魄。 演唱 浪淘沙 北戴河 一九五四年夏 毛泽东 作者简介: 毛泽东,字润之,笔名子任。1893年12月26日生于湖南湘潭韶山冲一个农民家庭。1976年9月9日在北京逝世。中国人民的领袖,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战略家和理论家,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解放军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缔造者和领导人,诗人,书法家。著有《毛泽东选集》5卷,遗墨辑有《毛泽东书信手迹选》、《毛泽东题词墨迹选》.? 华北地区,大雨滂沱,海面上卷起滔天的白浪,打渔船正迎着风浪在秦皇岛外的海面上打渔。只见一片汪洋大海,全部打渔船都不见了,他们现在驶向哪里去了呢? 在一千多年前,曹操曾跃马扬鞭,经过这里的碣石山,留下了诗篇《观沧海》。现在又是“秋风萧瑟”的时候了,可是今天的社会,比起当时已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译文 1、“大雨落幽燕,白浪滔天”一句是从哪个观察角度写的?表达了作者怎样的精神气度? 自主探究 领悟意境 俯视 表现了诗人高昂的精神,宏大的气度。 2、下阕抒情,先写了什么然后又写了什么?作者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 先写“往事”,再写“今景” 通过古今对比,展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前无古人的雄伟气魄和汪洋浩瀚的博大胸怀。 3、本词的主旨句是那句?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萧瑟秋风今又是,换了人间 表达了毛泽东怀古颂今,歌颂新时代新生活的思想感情。 1、词中的“魏武”指( ),“遗篇” 是指( )。 2、揭示全词主旨的句子是 (

文档评论(0)

yaocen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