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山西省吕梁学院附属中学2014年高一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
说明:本试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0分。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社日是农家祭祀土地神的日子,有春社和秋社之分。古代百姓通过社日活动表达他们对减少自然灾害、获得丰收的良好愿望。王驾《社日诗》云:“桑柘影斜春社散,家家扶得醉人归。”社日活动传统主要反映了
A.迷信思想根深蒂固影响深远????? ?? B.农耕经济影响社会生活
C.节日习俗成为传统文化的核心??? ?? D.节日习俗促进了诗歌的发展明清时期,中国农耕文明发展到一个新的高峰,并分离出一些迥异于传统经济模式的变异,这些变异带有向工业文明演进的趋向。这里的“变异”主要是指
A.私营手工业占据了手工业的主导地位 B.“机户出资,机工出力”的雇佣关系产生
C.以经济功能为主的工商业市镇出现 D.白银逐步成为普遍流通的货币
....明清之际,中国人逐渐冲破了“想要富,男子耕田女织布”的传统观念,形成了“家有良田万顷,不如日进分文”“街头一席地,强似百亩田”的意识,这主要是由于
A.西方文明的影响 B.专制制度的衰落
C.商品经济的发展 D.抑商政策的松动
....著名学者彭慕兰认为:与其说工业革命创造了新的财富,不如说新的财富的发现,导致并推动了工业革命,因为工业革命的发生来源于两个方向的驱动:向下和向外。 向下是指挖煤,向外是指A.拓展殖民地市场 B.贩卖黑奴C.传播基督教思想 D.输出机器19世
A.机器生产需要简便的工作服装 B.资产阶级革命打击了封建贵族
C.工业化造成服装的大批量生产 D.工业革命导致了社会的贫困化到1900年前后,一个国家一个地方的产品可以行销全球,一个地区发生的经济危机也会很快波及或影响全世界……欧洲市场的萧条,可以引起大西洋彼岸的工人失业亚洲人可以在家里享用一个美国人的发明成果。”对这段材料的正确理解是A.欧洲正经历着一场严重的经济危机B.“大西洋彼岸”工人失业率较高C.亚洲的经济发展程度超过美国D.以欧美为主导的世界市场已经形成观察右边的示意图。引起1760年以后图示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A.棉纺织大量建立 B.棉纺织业采用大机器生产
C.D.海外市场的不断扩大近代民族工商业的发展,福建省具有代表性。下列四个选项分别是1875-1895、1896-1911、1912-1913、1914-1918四个时段福建民族工矿企业年均注册数。其中1914-1918年应是
A.4.6个 B.3个 C. 2.5个 D. 0.55个
中国读书人历来“耻于言商,耻于言利”,而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却放弃仕途,投身于近代工商业。这里反映出的社会进步观念是 A.实业救国 B.工商皆本C.重利轻义 D.重商轻农....
1962年 农业产值 粮 棉花 原计划 比上年增长8.5% 3216亿 2200万担 实际达到 比上年增长11.6% 3400亿 2400万担 A.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 B. 人民公社化运动
C. 调整国民经济的“八字方针” D. 文化大革命
22、下列曲线图反映了我1959—1964、1970—1975、1979—1984四个时期国内生产总值(GDP)增长率的变化。其中与1970—1975年相对应的是
A B C D
23、《人民日报》1978年7月1日最新刊登了毛泽东在1962年发表的一份讲话:“在社会主义建设上,我们还有很大的盲目性……就拿我来说,经济建设工作中间的许多问题,还不懂得……工业、商业,我就不大懂。对于农业,我懂得一点,但是也只是比较地懂,还是懂得不多……至于生产力方面,我的知识很少。”当时刊登这份讲话的真实用意是
A.展现了毛泽东敢于自我批评的高尚品质
B.重新调整经济政策,实行改革开放
C.展示毛泽东的不足之处,为否定毛泽东做思想准备
D.打破个人崇拜,促进思想解放
24、在建国后一段相当长的时期内,我国城市居民购买粮、布、油都要凭票。1983年12月1日,商业部通告全国:敞开供应棉布,取消布票。从此,自1954年9月9日开始使用的布票成为历史文物。这些政策说明
①中国经济的发展与国家政策都发生了很大的改变
②政府不再单纯以行政手段调配资源
③中国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过渡
④已经建立了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A.②③④ B.①②④ C.①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江西省南昌三中2014年高三上学期第七次月考英语试卷.doc
- 黑龙江省鹤岗一中2013年高一上学期第四次月考历史试卷.doc
- 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桦南县培黎学校2014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
-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A卷).doc
- 黑龙江省庆安县第三中学2013年高二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B卷).doc
- 吉林省吉林一中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 内蒙古自治区内蒙古包头一中2014年高三下学期期末考试英语试卷.doc
- 湖南省师范大学附属中学2014年高二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理)试卷.doc
- 山东省淄博市淄博区金山中学2014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卷.doc
- 山东省淄博市临淄中学2013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卷.doc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