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浅谈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与防范
浅谈税务人员职务犯罪的原因与防范
税务机关是国家和政府税收工作职能部门,通过贯彻国家的税收法律、法规来组织各种税收收入,运用税收杠杆,对经济进行宏观调控和监督。这种经济权力就不可避免地会受到各种利益的包围,有的不法分子为偷税漏税想方设法拉拢腐蚀税务干部。一些意志薄弱者经受不住“物欲横流”的诱惑,就很容易被突破防线,走上不归路。
税务人员实施职务犯罪的心理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是攀比失衡的反差心理。
改革开放后,我国经济建设迅猛发展,部分地区和部分人先富了起来。我们有些国家工作人员看到他人一夜暴富,就心理失衡、眼球变红。特别看到以前混得没有自己好的同学、战友、朋友都发了大财,办了公司、建了厂房、买了汽车、购了洋房,一掷千金、花天酒地,心想,论学历他们没有自己高、论能力没有自己强、论贡献没有自己大,凭什么他们获得这么潇洒,我为何要受穷?越想越来气、越想越不平衡。表现在工作中,往往是依据自身职权,以权谋私、贪污受贿。
二是蒙混过关的侥幸心理。
有些人认为自己的身份特殊、保护伞厚,行为隐蔽、犯罪手段高明,每次受贿,都是单线联系,只要送钱人不说,别人就不会知道,就不会被查处。一些人头脑中存在“只要为公,自然无过”的认识,“我不是为了自己”成为理直气壮的辩解。在这种心理支配之下,他们曲解“让一部分人先富起来”的观点,滥用权力谋取地方利益和部门里,置国家和人民的根本利益不顾。
三是按“劳”取“酬”的交易心理。
封建官场自古就有:“千里来做官,为了吃喝穿;当官不发财,请我也不来”。在这种腐朽权力观的支配下,一些税务人员把人民赋予的权利看成是待价而沽的特殊商品,为别人办了事,帮了忙,总希望“投桃报李”。一些税务人员看到别人发财,就觉得自己吃亏,“我辛辛苦苦工作几十年还不如人家搞一年”,“自己手中有权利,为什么不能去致富?”,从而产生了以权谋私,趁势“捞一把”的心理。北京海淀区国税干部吴芝刚,是个刚刚毕业的年轻人,他目睹了纳税人开上“宝马”,购置别墅,眼红心热,羡慕不已,在纳税人的拉拢腐蚀下,先后违规发售增值税专用发票10900份,给国家造成3.5亿余元损失,被判处死刑。
四是贪图享乐的放纵心理。
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某些拥有实权的税务人员爱慕虚荣、贪图享受,被金钱、人情和关系所包围,成了“糖衣炮弹”袭击的对象。这些人在社会上广交酒肉朋友,吃喝玩乐、花天酒地。
有人说“自古贪官多好色”、“十个贪官九个色”,此话一点不假,几乎所有的贪官后面都有一本风流帐。他们一边捞取钱财,一边寻花问柳。这些贪官,往往在下级群众面前像老虎,威风凛凛、不可一世;而在情人小蜜面前就像绵羊,服服帖帖、要啥给啥。据统计,目前立案查处的贪官中,60%以上跟“包二奶”有关,95%以上有情妇。这些贪官们,由权如色、贪色兼容,最终走上职务犯罪的道路。
五是“见钱眼开”的贪婪心理。
实践告诉我们,人一旦开了贪污、受贿的先例,只要没有及时被发现和查处,就会暗自庆幸并且日趋贪婪。
中国心理学会法律分会的研究者发现,官员并不是生来就贪,堕落有一个过程。既退一步,必退第二步;退了第二部,离彻底退步也就不远了。不是说官员没有心理防线,但在一而再再而三退让的情况下,防线必破。
六是随波逐流的从众心理。
有些人错误地认为,现在社会上腐败现象普遍存在,“大官大贪、小官小贪、没有不贪”,于是萌生出“不贪白不贪、贪了也白贪、要贪就快贪”的错误念头。一些接近退休年龄的领导干部,感到自己快要退下来了,有“船到码头车到站”、“松口气”的思想,自觉不自觉中放松了对自己或其配偶子女的要求,认为自己还在台上,可以最后抓紧捞一把,不然就没有机会了,结果走上了违法犯罪的邪路。这也就是江泽民同志总结的“五十九现象”。还有一些年轻的中层干部,在升迁无望的情况下,心理失衡,也放松了对自己的要求和世界观的改造,把手中的权利变为谋取个人私利的工具,腐化堕落、以权谋私,这也就是近年来新出现 “四十九现象”、“三十九现象”。
除了主观方面的原因外,还存在一些客观原因给了职务犯罪可乘之机。
一是体质还不够完善。
税务部门在执法中自由裁量的空间较大,现行税收法律、法规中对罚款规定的弹性过大,导致税收执法自由裁量权和随意性更大,增强了一些人实施职务犯罪的投机心理,为滋生以税换贿提供了土壤。同时,一些纳税人的纳税意识淡薄,法律意识不强,希望通过偷逃税款达到致富的目的,以为只要和税务征管部门搞好关系,就可以少缴税甚至不缴税或者少罚款、不罚款,因此把一线税务人员作为拉拢腐蚀的主要对象,税务人员经受不住利诱就会被腐蚀走上犯罪道路。
二是制度落实不力。
各级税务机关在规范行政管理权、税收执法权和党风廉政建设等方面制定了大量的规章制度,但由于少数领导干部维护制度、坚守制度的自觉性不够,有法不依,有章不循,致使不少制度未得到有效落实,未能发挥出应有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