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化.doc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化

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化 一、设计立意 近年来经济是高考考查的内容,在中国古代史中,而民生问题一直是高考关注的重点,如2006年的天津卷37题,2009年全国高考卷一37题,都以较大的分值来考察这部分历史。本专题复习①引导学生回顾基础知识,了解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过程;②利用材料,引导学生分析赋税演变的过程及带来的影响;③分材古代税赋的演化与古代经济发展的关系;④ 知识 的拓展联系古今中外、赋税制度的演化。 二.教学过程 (一)、基础知识的回顾: 1、春秋末年: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鲁国实行“初税亩”①含义:“相地而衰征”,是指根据土地多少和好坏征收赋税。“初税亩”是指无论公私田,按实有亩数收税②实质:承认土地私有制③影响:标志着井田制的瓦解,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促进了奴隶制生产关系向封建生产关系转变2、汉朝:编户制度①含义:政府把农民编入户籍(称为编户),实行按编户征收租赋和征收徭役、兵役的制度。当时农民的负担有:田租(土地税)、人头税、更赋、徭役、兵役等②特点:田租轻而人头税重③影响:a、汉初统治者吸取秦亡教训,轻徭薄赋,迅速恢复发展了社会生产b、编户齐民赋税沉重,严重影响了正常的农业生产和人民的生活3、隋唐:租庸调制①原因:a、吸取隋亡教训;b、唐初政局混乱,经济衰败,财政困难,减轻人民负担,缓和阶级矛盾,成为当务之急。②目的:缓和阶级矛盾,保证封建剥削,巩固封建统治③指导思想:轻徭薄赋④内容:a、成年男子每年向官府缴纳一定的谷物,叫做“租”b、缴纳定量的绢和布,叫做“调”c、不去服役,可用纳绢或布代役,叫做“庸”⑤作用:a、保证农时,赋役负担相对较轻,许多荒地开垦出来b、政府的赋税收入有了保证,府兵制巩固,国家富强起来4、唐中后期两税法①原因:a、土地买卖和兼并之风盛行,均田制和租庸调制无法推行,国家财政收入减少b、为解决财政困难,实行两税法实行:780年,唐德宗接受宰相杨炎的建议,实行两税法②内容:a、每户按资产交纳户税,按田亩交纳地税,取消租庸调和一切杂税、杂役b、一年分夏季和秋季两次纳税③作用:a、税制得到统一,在一定时期内保证了国家的财政税收b、改变了战国以来以人丁为主的赋役制度,政府对农民的人身控制有所放松(“唯以资产为宗,不以丁身为本”)c、扩大了税源,增加了财政收入,相对减轻了农民负担d、是我国封建社会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和进步④局限:a、土地兼并不再受限制,越来越严重b、大地主隐瞒财产,把赋税转嫁到农民身上,政府征收额外杂税,农民负担沉重c、不可能缓和尖锐的阶级矛盾,因而不可能从根本上挽救唐朝的统治危机⑤地位:两税法是我国古代赋税制度史上的转折点,它标志着征税标准由以人丁为主逐渐过渡到以土地财产多少为主,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大变革和进步,奠定了唐后期到明代中叶赋税制度的基础。5、北宋:募役法和方田均税法①募役法:政府向应服役而不愿服役的人户,收取免役钱,雇人服役 作用:减轻了农民的差役负担,保证了生产时间②方田均税法内容:政府重新丈量土地,按土地多少、好坏收取赋税 作用:使官僚地主无法逃避赋税,增加了国家的田赋收入③实质:是纳钱代役和按亩征税6、明后期:张居正一条鞭法(1581年)①背景:a、明朝中期,农民赋税负担过重,阶级矛盾尖锐,国家财政困难;b、旧的赋税制度不适应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②目的:为了缓和阶级矛盾,增加政府收入,挽救统治危机③内容:a、赋役合并,征收银两b、役银入亩,丁亩分担④意义:是我国赋税制度的一次重大改革a、纳银代役——相对减轻了农民的负担,农民对国家的人身依附关系松弛b、赋役征银——适应了商品经济发展的需要,有利于农业商品化和资本主义萌芽的增长7、清:摊丁入亩,征收地丁银①措施:a、1712年,规定以康熙五十年的人丁数作为征收丁税的固定丁数,以后“滋生人丁,永不加赋”b、雍正帝推行“摊丁入亩”,把丁税平均摊入田赋中,征收统一的地丁银②影响:封建国家对农民的人身控制进一步松弛,隐蔽人口的现象减少,对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有重要意义(理解:这一制度的实行,部分减轻了无地、少地农民的经济负担,有利于社会生产的恢复和发展;它废除了中国历史上长期存在的人头税,封建国家对劳动人民的人身控制松弛了,杜绝了历史上长期存在的隐瞒人口的现象,也促进了人口出生率的提高,有利于我国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发展;劳动者有了较大的人身自由,又有利于手工业和资本主义萌芽的成长;赋税规则的简化,有利于政府征收,保证封建国家的财政收入。)小结:1、以税种来分类:①以人丁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有:编户制度、租调制、租庸调制;②以土地和财产为主要征税依据的赋税制度:初税亩、相对而衰征、两税法、方田均税法、一条鞭法、地丁银③征收货币的赋税制度:募役法、一条鞭法、摊丁入亩;2、中国古代赋税制度的演变特点①征税标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