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介绍.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案例介绍

市场动态 防范非法证券活动风险:投资者教育典型案例 2011-2-25 17:31:17 [字号:大 中 小] 一些不法分子利用网络、电视、广播、报刊、短信、电话、软件等媒体或工具,通过传播虚假信息、夸大宣传、提供黑马、免费荐股、承诺收益、收益分成等手段.招揽会员或客户,推荐股票、在线咨询或代客理财,非法开展证券投资咨询、证券委托理财活动,骗取投资者钱财,损害证券市场正常秩序,危害很大,影响恶劣。参与非法证券活动不受法律保护。中国证监会特别发布了一些非法证券活动典型案例,提醒投资者提高辨识能力和自我保护意识,防止上当受骗,带来财产损失。 (一)通过非法网站、博客以及QQ 、MSN 、UC 等聊天工具招收会员或客户,推荐黑马等方式,骗取投资者钱财。 【案例1】 投资者张某在搜狐网首页证券投资栏目,发现几条信息,标示“6 只股100 %涨停”、“杨百万18亿买3 股”、“私募拉升3 只黑马”、“看明日6 只涨停股”。 张某很好奇,点击一条,发现是名为“上海中信证券”,的网站,网站顶部写着“公司被中国证券协会评为十大优秀证券网站”,并附有多种资质的电子证书样式。网站上有大量荐股“实战”业绩展示,还有包含各大研究机构知名分析师在内的分析师专家团队,处处都留有“强力个股推荐”、“精确市场预测”、“实战业绩”、“涨停板股票服务”等信息,并预留电话和银行个人账户,招收会员。 张某拨打了网站预留的手机号码,对方声称姓陈,说本公司是从事股票投资的专业公司。张某说:“网上这些公司很多都是骗人的,我不信你们。”陈姓接线员说:“我们公司资质可以在网上查询,你也可以通过搜狐等门户网站证券栏目相关广告链接查询,这个你就不用怀疑了。”他接着很耐心地介绍公司近一段时间以来抓住了很多涨停板,公司实力很强,非常专业,口头保证15个交易日就能获利100 %。张某心动了,当即向“陈某”账户汇了季度服务费9380 元,对方也传真了一份已盖章的服务合同。 此后数周,张某按陈某的指示,连买数只所谓的“牛股”,却连连下跌。张某心生悔意,想讨回服务费,打电话找陈某,发现电话无人接听,再去登陆“上海中信证券”网站,也登不上去了。 手法分析:不法分子往往利用主要门户网站、主要财经网站以及热门股吧,假冒合法证券公司名义,设立山寨证券公司网站招揽客户,企图鱼目混珠,混淆视听。这些网址多为数字或数字与英文字母组合,如,www.gP787.cn,,不法分子往往声称公司经证券监管部门批准,并刊登了各类虚假的资质证书。在收费时,通常会要求投资者将款项汇到个人银行账户中。一旦投资者上当汇款,这些所谓的专业人士和专业投资网站就会消失得无影无踪。 专家提醒:非法网站多利用网络虚拟环境,假冒合法机构名义,公布虚假的专业资质证书、专业团队,利用提供涨停板股票等营销策略,引诱投资者上钩。投资者一定要高度警惕,可通过中国证监会、中国证券业协会、投资者保护基金网站或证券公司营业场所验证网上“山寨证券公司”的真实性,不要将钱打入山寨网站预留的个人账户中。 【案例2】 投资者李某在浏览某知名门户网站时,看到一个财经博客,该博客发布了“重大借壳机会,潜在暴力黑马”等40多篇股评、荐股文章。评论栏目中,一些匿名人士回复:“绝对高手”、“好厉害.我佩服死了”、“继续跟你做”等。 李某通过博客中提供的QQ 号码与博主取得了联系,缴款3600 元成为其会员博主随后推荐了几只股票.连续下跌.李某遭受重大损失,追悔莫及。 手法分析:网络上的所谓专业证券投资公司和股票专家基本上都不具备证券相关业务专业资质,通常通过片面甚至虚构的荐股业绩吸引投资者眼球,通过选择性评论抬高自己声望,通过欺诈手段骗取投资者钱财。 专家提醒:博客是发表言论的虚拟环境,通过博客招揽客户、推荐股票、收取费用,已触及非法证券活动法律底线。投资者接受投资咨询服务,应当选择合法的机构和专业人员。浏览网络信息,要防止被收费博客中的虚假信息和夸大、片面宣传所诱惑,带来财产损失。 (二)通过电视、广播、报刊等媒体发布“免费荐股”广告从事非法证券投资咨询活动。 【案例3】 投资者范某看到某省卫星电视“涨停最前线”节目,受邀嘉宾阎某,在节目中大肆渲染公司荐股业绩,并称“要想免费获取涨停股票,赶快拨打节目下方的热线电话”范某经受不了诱惑,拨打了该热线电话,电话那头的接线员非常热情地介绍了该公司炒股的骄人业绩以及跟着电视节日中“老师”炒股可以达到的预期收益,声称只要交纳会员费后,就能跟着电视节目中的“老师”炒股了,“老师”会推荐涨停股票。 之后数日,范某抵挡不了该公司持续不断的电话攻势,就想先交钱碰碰运气,于是给该公司汇了4000 元会费。刚开始,公司推荐的股票确实有上涨,甚至出现涨停,但没料到此后“老师”推荐的股票却一路下跌,范某懊丧不已。 手法分析:不法分子通常利用电

文档评论(0)

htfyzc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