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游记》宗教思想微探 1稿-2017年10月.doc

《西游记》宗教思想微探 1稿-2017年10月.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西游记》宗教思想微探 摘要:《西游记》是中国古代神魔小说的代表作;是中国四大名著之一;是一部以佛教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但整部作品却不是在弘扬佛教、道教或儒家思想,而是融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表现出既抑道扬佛,又反佛讽佛,既宣儒尊儒又嘲讽儒,既赞同法家思想中的法、术、势,又批判法家的阴狠毒辣。这使《西游记》的 宗教思想具有丰富性、复杂性、世俗性。 关键词:《西游记》、宗教思想、儒道佛法、丰富性、复杂性、世俗性 引言 吴承恩①根据《大唐西域记》的 基本故事情节和各种戏剧艺术、民间传说,编著了伟大的神魔小说《西游记》。自出书以来,就引起了研究领域的广泛关注。人们纷纷以作者、主题思想、版本、宗教意义、人物形象、哲学思想等角度来解读。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取得了丰硕的研究成果。但对于《西游记》的宗教 思想探究,目前尚不够深刻、全面,多数局限于人物形象、性格与某一具体的 宗教思想的 研究领域。而国外的研究状况更不容乐观。因此,本文试图从政治、经济、文化、等角度来研究《西游记》宗教思想中的儒、道、佛、法,并进一步探讨其所体现出来的丰富性、复杂性、世俗性。 文献综述 (一)国内外研究现状 自从《西游记》问世以来,人们就纷纷地对其作者、版本、成书过程以及主题思想、人物形象、艺术结构、宗教思想等方面进行研究探讨,硕果累累。至今已有四百多年的学术研究历史。继鲁迅的《中国小说史略》和胡适之《西游记考证》后,目前又有孟湘女士的《西游记宗教超越主题之透析》、周秋良的《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民间性》、陈玄章的《西游记作者笔下唐僧形象新论 》、李洪武的《唐僧三个徒弟名字的佛学含义》、蔡相宗的《 从佛教唯识宗谈西游记中沙僧形象》等等;在国外,一直流行着各种各样的刊刻本《西游记》和不同的研究认识,并在英、德、俄、日、韩等国,以动画、电影、游戏等形式存在,对唐僧取经的神奇性和宗教意识、人物形象满怀兴趣和研究热情。美国阿瑟?韦理的《猴》、猪吴庄八的《西游记和三藏法师》、内田道夫的《西游记的语言》、吴益泰的《中国神话》等等。 (二)对上述的评论 随着思想的解放和学术研究潮流的兴起,许多学者专家们沿着理性、严谨、思考、创新的方向,对《西游记》进行全方位的深入研究。但无论在国内外,对于《西游记》宗教思想的研究尚未形成科学、统一的认识。 (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 作为四大名著之一的《西游记》,历来就引起了国内外学者专家的广泛关注和深入研究。对于它的主题认识,一开始只作为宗教宣传的读本,并一度成为主流思潮;建国初期,人们过多地从马克思主义角度来研究和认识《西游记》,彻底批评和否定其宗教思想的各个方面;近些年来,随着新中国建设和改革开放,许多学者专家们沿着理性、严谨、思考、创新的方向,对《西游记》的宗教思想进行深入研究,对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具有很大现实意义。 研究方法 文中将采用文本阅读和文本研读法、对比法、分析总结概括法、以及社会历史批评法对《西游记》的宗教思想中的儒、道、佛、法进行分析讨论,并进一部阐述其所体现出来的丰富性、复杂性、世俗性等特征。 讨论与分析 一、《西游记》宗教思想的复杂性、丰富性 ﹙一﹚既抑道扬佛,又反佛讽佛 《西游记》是一部以佛教取经故事为题材的小说,但整部作品却不是简单的弘扬儒、道、佛、法的宗教思想,而是融入了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因素,是《西游记》宗教思想体现出丰富性、复杂性、世俗性等特征。在作者的笔下却明显的显示出对宗教的批判态度。 《西游记》本身写的是唐僧师徒历经九九八十一难到西天求取真经的故事,它属于宗教题材。从一般意义上来看,整部小说的倾向似乎是宣传佛教教义,劝人向上,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讲求生死循环,因果报应,这主要是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证实的: ①《西游记》的故事主干写的是唐僧师徒四人到西天求取真经,小说中的所有故事情节都是由此引发展开的。 ②取经人最终历尽千辛万苦最后取得真经,并得佛祖的封赐,成为佛界中的 重要一员。 ③孙悟空、猪八戒、沙僧三兄弟经过取经过程的艰苦考验,清算了过去所犯下的深重罪孽,是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型代表。 ④他们三兄弟都是由恣意妄为的妖道而皈依佛门的,明确的表明了作者宗教思想中的抑道扬佛倾向。 ⑤从师徒四人的姓名中可以看到作者鲜明的崇佛态度。唐僧又名唐三藏,僧乃和尚,属佛门弟子。三藏其实就是法藏、论藏、经藏,是三种如来佛祖欲让东土的三藏佛经的符号化,这就意味着他所负的取经使命和其姓名相一致。因此,他成为取经队伍中的首脑人物。孙悟空、猪悟能、沙悟净,三人的名字中都有一个“悟”字,具有深刻的佛学含义:悟“空” 、悟“能” 、悟“净” ,鲜明地反映了中国佛教禅宗中“悟” 的过程,点出了只有“空” 才可“能” ,只有“能”才可“净”。抛弃一切世俗欲念返入心相俱空,身心皆净的真如之境。他们三人皈依佛门,当然是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