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样板.doc

  1. 1、本文档共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材料——样板

在创新路上铿锵前行 ——记焦煤集团赵固二矿综掘三队副队长申麦成 1969年,申麦成出生在一个矿工的家庭,兄弟姊妹6人,经济条件拮据。高中毕业后,在父亲的动员下他来到焦煤一个煤矿当了一名井下机电维修工。当时,社会上有许多人看不起矿工,认为就是个挖炭的煤黑子,年轻气盛的申麦成想打退堂鼓,不想在煤矿干了。竟被父亲狠狠地臭骂一顿:就咱家这情况,再看看你那熊样,不干煤矿挣点辛苦钱,你连个媳妇也娶不上! 看着父亲气急的样子,想想家境的贫寒。18岁的申麦成最终还是不情愿的留在了煤矿,但内心倔强的他也暗下决心,一定要在煤矿干出个样子来让大家看看,咱矿工不孬! 他省吃俭用,先后自费购买了《煤矿井下电钳工》、《采掘电钳工》、《电气自动化》等几十本专业书籍。每天一下班,他就一头钻进宿舍如饥似渴地学专业知识,写读书笔记,看典例分析,“消化”专业术语……常常是夜以继日,废寝忘食,甚至还发生了让人啼笑皆非的故事。一次,亲戚给他介绍个对象,约好周日上午十点在矿职工俱乐部见面。他那天还特意起了个大早,把自己收拾的整整齐齐。但一看时间还早,就拿顺手起一本电力拖动方面的书在宿舍看了起来。这一看竟入迷忘了时间,直到接近下午一点。工友们吃完午饭回宿舍,问他那姑娘长得咋样时,才猛然想起约会的事儿,放下书急忙往职工俱乐部跑,后来知道,姑娘一直等到中午十二点多不见人影,就气呼呼地走了。气的父亲骂他:起大早赶晚集,傻孩一个。 从此“傻孩”这个绰号让申麦成一下子在矿区“出了名”。 长期酷爱钻研的习惯逐渐锤炼出申麦成锲而不舍的刻苦精神。在他的宿舍里堆满了采掘机电方面的大专教材,一页页、一章章、一本本,不到两年的时间,申麦成硬是将所有教材“啃”了下来。 众所周知:矿山机电不仅仅是理论知识的堆砌,更重要的是实践经验的积累。因此,在恶补机电理论知识的同时,申麦成还经常缠着经验丰富的老工人学习接电缆线、修高爆开关等实操技巧。他告诉工友:“书本上的知识和井下现场应用的对接很重要,实操技能不熟练,就很容易犯眼高手低的错误。” 为了弄懂一个电气方面的难题,他托熟人找到河南理工大学电气学院的教授,利用周末时间前去补课接受辅导。执着的求知精神感动了教授,他不但破例允许旁听教授的课,而且教授还亲自为他办了一张河南理工大学图书馆的借书证,于是他如鱼得水尽情在知识的海洋中游弋。 爱学习、勤钻研的申麦成2009年被调到焦煤现代化矿井赵固二矿工作。面对先进的机电设备,他既兴奋又忐忑。兴奋的是自己施展才能的天地更广阔了;忐忑的是设备先进,实战面前挑战更大,压力也更大。面对挑战,申麦成毫不退缩,为了能尽快上手,他开始对相关设备进行全面摸底。边学边干,业余时间还参加了河南理工大学成教学院机电专业函授班,利用一切机会学习机电知识。 一次,申麦成听到外包队工人说这样一句话:“综掘机,综掘机,就是不下蛋的公鸡”。作为一名机电工,这些流言挖苦让申麦成心里五味杂陈。他知道面对庞大的设备,矿工是既爱又恨。爱它是因为省人力,效率高,效益好;恨它是因为故障多,难处理,耽误事。一次,正赶上他当班,大型综掘机由于区域岩石硬度高出现了故障,一个部件突然被坚硬的岩石撞变形了,导致整台设备进不去、出不来。经过缜密观察,申麦成发现从机械下边两条履带的间隙钻进去维修是最有效的解决方法。面对满是淤泥的履带间隙,申麦成二话没说,平躺着直接钻进综掘机底下,爬行、仰卧、处理,全然不顾衣服沾满煤泥、耳朵灌满淤泥。此时,他心里只有一个念头,就是尽快把综掘机修好,快一点,再快一点,好让大家对综掘机这现代化的机电设备充满信心。 在工友们眼中,申麦成简直把岗位当成了命,他就像一只陀螺,不知疲倦地围绕着矿井机电设备的安全运行旋转着。一年365天,他出勤保持在340天以上。井下哪里有问题,哪里就有他的身影。2011年9月份的一天,申麦成完成零点班跟班任务上井已经是上午9点多了。洗过澡吃完饭,他刚刚躺在床上,就接到井下打来的电话:综掘机电控箱出现故障。申麦成二话没说,立即爬起来,换上工作服就往井口跑。下井后,他认真排查检修了1个多小时,终于成功排除了故障,为生产争取了宝贵的时间。 煤矿职工的脸是黑的,心是热的。工友情、同志爱是申麦成岗位创新的不竭动力。一次,几个同事下班后在一起聚餐,碰巧有位工友曾在接刮板运输机切链中失去了食指指尖。当工友伸出双手猜拳自嘲说了句“九个半”,惹得大家哄堂大笑时,申麦成却笑不起来,心里非常难受,他在想,怎么能设计一种装置起到保护大家的作用,不让工友再受伤害呢?这也让他第一次萌生了创新的念头。 于是接下来的几天,申麦成一直泡在现场观察、琢磨,偶然的一次,他看到工友用销子卡切链的做法后,豁然开朗。升井后,顾不上洗澡就急忙跑到机修车间,连续鼓捣了8个小时,终于加工出了他自称为“溜煤槽卡链器”的装置。经过实际运用,不仅保证了安全,而且还成功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