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需求理论的浙江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doc

基于需求理论的浙江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doc

  1. 1、本文档共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基于需求理论的浙江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 文献综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 献 综 述 毕业设计(论文) 文献综述 PAGE 6 基于需求理论的浙江民营企业知识型员工激励的文献综述 知识经济下,企业的利益最大化主要靠知识型员工这一知识的载体来实习,而在我国,对于知识型员工的激励尚处于初级阶段,很多地区尤其是民营企业比较集中的浙江,对知识型员工的激励与管理一直存在较多问题。因此,了解知识型员工特点与需求,并激发其最大潜能,激励其为企业贡献最大价值,已成为当务之急,也是学者们竞相研究的一个大课题。 1 激励理论综述 在经济发展的过程中,劳动分工与交易的出现带来了激励问题,又鉴于知识经济的大背景下,各国学者开始关注对知识型员工激励的研究。现代企业激励理论是以企业的内外部环境为依托,企业员工的需要为基础,主要针对员工的分析。现代激励理论大致可以分为三个大类:第一大类是内容型激励理论;第二大类是过程型激励理论;第三大类是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1.1内容型激励理论 内容型激励理论具有代表性的理论主要有: 1.1.1马斯洛需求理论和ERG理论 1954年,马斯洛在《动机与个性》里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认为人的需求分为五个层次: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社交需求、尊重需求和自我实现需求。它们可以划分为两种性质。一种是低层次需求,包括前两方面需求层次;另一种是高层次需求,包括后三方面的需求层次。这些需求是逐渐上升的,最低的需求得到满足后,会就上升到另一个高层次,而这个高层次就会占到暂时的主要地位。这个理论由低级向高级发展,是符合人类需求发展的一般规律。1969年,阿尔徳弗提出了需求层次理论相似却不同的理论。他把人的需求分为:存在需求、关系需求和成长需求。存在需求:是指关系到人的存在或生存,这和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的生理需求和安全需求一样;关系需求是指发展人际关系,通过工作中的或工作以外与其他人的接触和交往得到满足,这与需求层次理论的社交需求和尊重需求相近;成长需求,是个人自我发展和完善的需求,与需求层次理论的成就需要相近。这个理论不同需求层次理论的是它认为多种需求可以同时作为激励因素而引起作用,并且当满足较高层次需求的企图受挫时,会导致人们像较低层次需求的回归。因此,薪酬措施应该随着员工的需要结构的需求而做出相应的改变,并且根据不同员工的需求制定相应的薪酬策略。[1] 两个理论在激励体系中的物质激励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因此,企业在制定战略薪酬策略时,要分析不同员工的不同需求进行制定,以保证员工的需求和企业的经营战略相一致,使企业的目标达到最高。 1.1.2双因素理论 双因素理论又叫激励-保健理论,它是在20世纪50年代末由美国心理学家赫兹伯格首先提出的。双因素理论认为引起人们工作动机的因素主要有两个:一是激励因素,二是保健因素。只有激励因素才能够给人们带来满意感,而保健因素只能消除人们的不满,但不会带来满意感。 通过双因素理论,可以看出各种需要所引起的激励深度和效果是不一样的,因此,薪酬的不同部分不仅能起到保健作用还能起到激励的作用。[2] 1.1.3成就需要理论 成就需要理论又称“三种需要理论”,是美国哈佛大学教授戴维.麦克利兰提出的。解决问题和完成复杂任务;关系需要,是需要与他人建立和保持友好、热情的关系;权利需要,是需要影响和控制他提出了管理者三种高层次需要:成就需要,主要指需要把事情办的更好、更有效地他人,并对他人负责。 根据成就需要理论,对管理人员的薪酬战略制定更应该对其成就动机、权利动机与绩效考核相联系,以达到最优的激励效果。[3] 1.2过程型激励理论 过程型激励理论的代表性理论是期望理论,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隆首先提出的。他认为,某一活动对某人的激发力量取决与他所能得到结果的全部与其价值乘以他认为达成该结果的期望概率。既如果有人觉得实现该目标可能性大,就会努力争取,激励程度就高;反之,就很低,到最后完全没有。其公式为: 激发力量=目标效价*期望值 弗隆在这个公式上实际提出了在进行激励时要处理好3方面的关系,这也是调动人们工作积极性的3个条件。第一,努力与绩效的关系,人们主观希望在自己的努力下,能够达到他所预期的目标;第二,业绩与薪酬的关系,即指个人经过努力取得良好工作绩效所带来的奖赏性回报的期望;第三,激励与个人需要关系,意在任何结果对个人的激励影响的程度,取决与个人对结果的评价,即奖励与满足个人需要的关系。 根据期望理论,管理者应当以多数组织成员为主,建立效果最佳的激励措施,并且适当的控制期望概率和实际概率。引导员工期望趋于合理化。[4] 1.3行为修正型激励理论 行为修正型理论的代表性理论主要有斯金纳的强化理论和亚当斯的挫折理论。

文档评论(0)

zhuwenmeijia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706513614200000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